2、党员素质不高
一是多数农村党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对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碰到具体问题,吃不准,拿不下,在调查的100名党员中有40%的党员文化在初中以下,有的接近文盲。二是老龄党员多,从调查看党员老龄化现象比较普遍,50岁以下的党员占55%,有一个村70年代入党的党员占了绝大多数,越是落后村这种现象越突出。三是贫困党员多,约占20%,他们家庭贫寒,生活艰苦,家庭负担重,亏欠公款多,无心也无力去发挥他在群众中的带头作用。四是党员结构不合理,科技型、经济型能人的党员的数量十分有限。五是部分党员意志衰退,组织观念淡薄,行为不端,觉悟低下,也有的党员干部为政不廉,给组织抹黑,这显然体现不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党员教育滞后
一是发现观念淡薄,部分党员仍习惯于“稻谷加稻草”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或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或只注重既得利益和眼前利益,害“红眼病”。如在开发、引进项目中阻工闹事,敲竹杠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国家、集体观念淡薄,忘记党的根本宗旨,“埋头责任田,外出捞现钱,管它党员不党员”。有的党员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一强一弱”,即片面强化经济利益,弱化奉献精神,甚至有个别党员认为入了党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不合算,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只重权利,不讲义务。一讲减轻农民负担,就连农业税、教育附加费也不愿缴,给乡村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三是法制观念淡薄。部分党员不学法,不懂法,更不能自觉地以法律为准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时自己的行为违法了,却意识不到,还有的党员,懂得并善于使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损害集体和个人利益时却蛮不讲理,目无法纪。四是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民主,重大问题决策不听群众意见,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或联系群众不够,极少入组到户与群众交流思想,或闹不团结,内耗严重。
三、农村党员怎样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如何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支部书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方式,把党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在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地说,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抓好党支部建设,提高凝聚力
好支部才能带出好队伍,要想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关键要靠有一个好支部。因此,我们首先要着力整顿好农村党支部,特别是那些后进村,要重点整顿建设,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和支部一班人,在选配村支部一班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对抓党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纯洁党员队伍,发展壮大力量,村支部一班人更要以身作则,团结一心,带头讲政治,讲学习,讲纪律,讲党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抓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真心真意为民着想,造福一方。再次,支部一班人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经常性走访制度,关心党员生活,搞好服务工作,切实帮助党员排忧解难,扶贫帮困,使贫困党员早日脱贫致富,以此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2、抓好党员教育,提高自觉性
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必须针对当前农村党员思想实际,从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对症下药,概括地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从严治党。通过严密的措施和纪律,实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做到三个“从严”:一是教育从严。要教育党员增强党性,严于律己。其中要注意掌握三个环节:(一)是加强党性教育。这是硬任务,在方法上可实行强化灌输,启发引导,典型教育相结合,严格掌握党员标准;(二)是不断向党员灌输党的基本知识,进行理想、宗旨教育,常抓不懈,强调组织纪律性,使党员不断接受正面教育;(三)是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党员给以批评和处置,补小洞,保全体。二是管理从严。村各党小组应定期向支部汇报工作;村支部也要定期向上级党委汇报,反馈工作情况,在一次工作或一个阶段后,村支部还要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制度要结合本村实际,做到可行性、约束性、针对性、严密性统一。制订制度时,还要考虑到外出做工或长期因工在外的党员管理和学习制度,不能有特殊党员和制度管不着的盲区。制度制订之前要交党员充分讨论,一旦形成就要坚决遵守。三是执纪从严。对村里不合格党员,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从目前看,处置的对象有三种:一是违法。二是违纪。三是民主评议党员中评出的不合格党员。前两种比较好处置,后一种工作量极大,要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进行党内外测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做好了,是对党员进行正反典型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要做好三个“从严”,还需建立健全支部建设的各项制度。包括目标管理的制度,检查评比制度、考核验收制度等。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农村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