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面加强教育管理,使党员“恋家”。在实施“安家工程”中,我们把强化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始终坚持“以服务代管理”,优化服务,全方位地关心党员,在服务机制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一是健全党员帮扶体系,解决生活困难。一方面,我们在全区开展党员“结对帮困”活动,号召全区有能力的党员联系帮助一户特困家庭。一些下岗流动党员也主动要求加入到结对帮困行列。同时,区委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街道成立了中队,社区成立了小队,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了平台。下岗、流动党员可以加入到任何一个服务队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居民服务。惠工街下岗党员张国政,“下岗不离党”,在社区党组织帮助他自主创业后,积极主动加入到志愿者服务行列,义务为社区居民维修燃器具、家电等,并无偿地培训下岗职工,帮助他们再就业。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社会募捐、党员捐助等办法在胜利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爱心超市”,定期向下岗特困党员和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发放“爱心券”,让他们到“爱心超市”选购自己所需物品。同时,每逢春节、“七一”和国庆等节日,重点开展向困难党员送温暖活动。二是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实现再就业。我们把下岗和流动党员的再就业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对下岗、流动党员实行“三个优先”,即就业信息优先传递、就业培训优先安排、就业岗位优先提供。王板桥社区党总支强化了“三个造岗”,即送岗、创岗、寻岗,积极帮助社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如为下岗职工刘惠玲办起了缝纫加工店,不但解决了自己的生活困难,还带动了身边的下岗姐妹共同走上了就业致富之路。三是关心下岗流动党员生活,排解后顾之忧。我们要求基层党组织除了在经济、工作方面关心他们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托入学、低保申请等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让社区党总支组织在家的党员与流出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做到逢年过节上门问侯、家中有难上门帮扶,让外出党员安心工作,正是由于社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关心,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流出党员都能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在外工作思想情况。
在实施党员“安家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了四个“贯穿始终”,有效确保了“安家工程”的扎实推进。一是将强化领导贯穿始终。区委对实施党员“安家工程”高度重视,区委书记幸正荣、区委副书记马秋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力等领导同志将此项工作拿在手上抓,亲自谋划,坚持靠前指挥。各级党组织也逐级明确责任,确保工作落实。二是将突出重点贯穿始终。在实施党员“安家工程”中,我们坚持突出重点。在“安家”对象上,以涉军干部为重点;在“安家”方式上,以接转组织关系为重点;在“安家”党员教育管理上,以服务为重点。三是将探索创新贯穿始终。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创新了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党支部、小区党支部,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创新了活动载体,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蛇入山党总支开展了“五进”活动,开展了“展示党员风采,实践志愿服务,建设和谐社区”的社区党员奉献日活动,受到了广大党员的欢迎。四是将以人为本贯穿始终。我们注重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中,扩展了服务的新领域,落实了服务的新举措,丰富了服务的新手段,强化了服务的新形式。
三、取得的成效
1、实施党员“安家工程”,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以党员“安家工程”为契机,我们得以集中力量和时间,切实摸清了党组织和党员底数,合理设置了党的组织,理顺了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党员的组织关系,共将1550名区内不能过上正常组织生活,或未办理任何手续,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挂空”党员编入一个支部参加活动,接受教育。
2、实施党员“安家工程”,为更好地服务党员、凝聚党员、激励党员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通过为党员“安家”这样的形式,在全区上下营造了尊重党员、关心党员、服务党员、凝聚党员的良好氛围,并通过采取推荐就业、扶贫帮困、保障权利等措施,让党员在党组织这个大家庭中,充分感受“家”的温暖,产生恋“家”情怀,进而促进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党员意识,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在实施“工业兴区、商贸活区”战略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崇文街道党工委以“党组织凝聚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切实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急、难”问题,发动党员捐款800元,解决了群众王德明的孙子入学问题。军转干部殷士钊转入社区后,社区全心为他服务,为他在中山街办爱心医疗救助机构办理了救助卡,使他得到了及时、周到和低偿的医疗救助,他十分感动。实施党员“安家工程”中,我们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先锋作用、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