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新破难、优化环境,进一步推进了科学发展。一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市级部门审批权限,进一步理清了部门职能,合理划分市、区事权;强化依法行政,不断消除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倾向,保障基层和企业合法利益;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在11月份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湖州市政府行政效率名列全国第八、全省第三。二是重点工作得到推进。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385亿元,增长28%;全市地方工业性投入238亿元,增长18%。全年实到外资7.5亿美元,实到内资65亿元;全市进出口总额达30亿美元,增长32%。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1381”行动计划,全市首批与浙大签约的62个项目中57个已有实质性进展,新排出与浙大合作项目130个,有21个已开始实施;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12亿元,增长6%。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两规”覆盖率达到100%;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152.6亿元,增长18.3%;中心城区中间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三是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深化平安湖州建设,全市信访总量、不稳定因素、刑事发案量、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呈现出“四降”局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市博物馆、图书馆新馆落成开馆,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正在建设中。统筹发展城乡卫生事业,进一步健全五大公共卫生网络体系和“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格局。
3、改进作风、为民谋利,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是落实了一批惠及广大群众的实事。深化“456”民生工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年度10大类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村庄整治、河道清淤、农民饮用水、垃圾集中处理等工程,实现村村通公交、乡镇连锁超市全覆盖,免费为93.4万农民体检。二是兴办了一批帮扶困难群众的好事。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9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健全城乡社会求助体系,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4+1”住房保障体系,基本解决市区人均低于15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廉租房,完成3126户农村困难家庭的危房改造。普遍实施“学习资助扩面”等四项工程,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读书难问题。“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深入推进。三是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事。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解决教育医疗收费、征地拆迁、拖欠民工工资、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出台《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24个专项预案,成功处置了红欧水污染事件、9.6危化品泄露事件及织里火灾事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4、健全机制、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运行效率。一是审批ban证更加快捷。市级机关45个部门的677项审批事项中,已纳入中心审批的达564项,占所有审批事项的83%,比去年提高18%;项目集中办理率达100%的部门从20**年的4个增加到了23个;窗口受理件按时办结率达100%,提前办结率达79.6%;全年行政审批平台共受理事项66.58万件,其中ban证大厅受理事项39.35万件,同比增长20%,群众满意率在99.8%以上。二是政务活动更加透明。各地各部门运用网络、公示栏、联系卡以及媒体等形式,进一步公开办理程序、办理过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理结果以及相关的责任人、经办人和监督机构,并对工作质量、时效和态度作出公开承诺,深化了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部门间信息传递速度,推行网上审批、网上办事和网上服务。实行110联动,开通部门服务热线,快速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行政成本更加节约。大力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强化预算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出国培训考察和办公楼建设。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全年市级机关集中采购2603批次,交易额2.8亿元,节约资金5324万元,节资率为15.3%。坚持市委、市政府关于“精文简会”的12条规定,减少会议和文件。加强机关办公设施和日常消耗品的管理,规范机关办公用品申领登记制度,进一步降低了机关行政成本。
Tag:单位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范文,单位驾驶员工作总结,报告总结计划 - 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