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工商职能到位,提高监管效能,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资源、加大工商分局的执法力度,今年,根据官渡区工商局的安排部署,在全局范围内推行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网格化监管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信用分类监管,即:把辖区内经济户口按行业和企业所在地域进行风险度分类,按信用度进行分级,在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按照“违法失信严查、守法诚信宽待”的原则,由各网格责任人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以市场主体信用等级作为确定监管重点的依据,变传统的“等距离”监管为“分距离”监管,对有良好记录或无不良记录的市场主体,建立信用激励机制,实行远距离监管,除专项整治或群众举报外,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巡查,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主要以提供服务、扶持发展为主;对中等风险市场主体,网格责任人每季度巡查不少于一次,并采用案后回访、预警提示等方式,实行中距离监管;对涉及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的风险度较高和有不良记录(失信)的市场主体,加大巡查的频度和深度,每月巡查不少于二次,实行零距离监管;对严重失信的企业,实施经常性检查,属于责令关闭的,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属于吊销营业执照的,加强后延监管,建立严重失信市场主体淘汰制度。
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实行分类分级的网格化监管后,对企业监管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效地解决了履行工商监管职能与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之间的矛盾,既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又为创新工商监管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二)加强“窗口”单位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工商形象
工商部门是一个执法部门,又是一个窗口,面临的是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其工作的好坏,作风的优劣、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我们在硬件方面,添制了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美化了办公环境,使分局的办公场所成为了凉亭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软件方面,一是要求工作人员上班必须着装整齐,佩证上岗、仪表端庄,在受理窗口将办照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公布上墙,推行阳光政务。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说上一句文明话,递上一杯暖心茶、送上一把靠背椅”,想方设法为群众快办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三是充分利用“12315”信息平台,加大对消费者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坚持做到消费者利益无小事,郑重向社会承诺: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诉必到、有难必帮。无论投诉值大小、无论节假日,都全力维护消费者利益。
(三)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我分局严格按照省、市、区工商局的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及“突出重、带动全面、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加强对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管,净化食品市场,规范经营行为。
1、好口粮市场的“铁门关”。
(1)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大对无证经营户的清查力度
针对粮食批发市场及周边大米加工厂有不少无照经营户存在的情况,为消除其对整个粮食流通经营环境的恶劣影响,我分局发动辖区经营户积极提供线索,并加强日常外出巡查,开展大规模的无照经营户清理整顿行动。同时市场主办方对入场经营户进行严格的登记,要求经营户亮照经营,对没有营业执照的大米加工厂,责令其限期补办,若其在规定时间内仍不前来办理登记手续,严格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
(2)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完善责任监督制度
为增强市场主办方、经营户的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我分局印制了180余份有关食品安全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面的宣传材料,分发到各个大米经营户的手中;另外,分别同凉亭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和粮食加工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继而要求市场主办方同入场经营的每一户批发商均要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并将签订情况报我分局备案,实现责任的层层划分和层层落实。
(3)锁定监管,推行货场查验粮食制
在省、市、区工商局的努力下,最终工商部门与铁路局达成了信息互通:货场每到一票粮食,铁路货场就要立即电话通知工商所,工商分局坚持24小时值班、接听电话,对铁路方面提供的资料,包括粮食的发货地、收货人、发货时间、发货地点、到货时间、数量、装货车号、卸货道数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记录,随时掌握粮食的入站信息,工商分局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派人赶赴现场进行查验,做到每车必查、一车不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单位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范文,单位驾驶员工作总结,报告总结计划 - 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