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关怀下,在全体党员及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下,我支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紧紧围绕着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投身于科技入户工程中去,努力为三农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好评,支部连续多年被蒲城县委组织部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07年又被渭南市委组织部表彰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现把本人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学习和队伍建设。一是能很好的坚持 “三会一课”和周一政治学习制度,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提高大家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按照组织程序,及时进行支部换届,调整了支委成员,新进支委2人占40%,女性1人占20%,支委男女比例合理,年龄结构合适,战斗力提高。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党政一把手能互通有无,合作共事,单位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新成就。四是重视对积极分子的组织和培养,给他们布置学习内容,交给他们工作重担,在实践中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今年又吸收了一名新党员,正在培养两名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声誉的提高,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度创新,党建活动丰富。为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率先在全县党政事业单位实行政治指导员制度。党支部为农技中心各站(办)指派一名政治合格、作风过硬的党员作为该站(办)的政治指导员,负责该站(办)的政治理论学习,协助站(办)开展各项工作,主要达到六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建设“敬业、昂扬、拼搏、奋进”的单位文化;二是建立“敢想、敢干、敢拚、敢胜”的干部队伍;三是形成“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四是树立“惜时、科学、廉洁、高效”的单位形象;五是创立“团结互助、遵法守纪、负重加压、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六是创建“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崇尚科学、知识丰富”的学习型知识型单位。政治指导员制度的推行,为单位先进文化、干部队伍、单位形象建设和学习型单位做出了很大贡献。
三、坚持对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树立先进,培养典型,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培养出市级优秀党员党高兵、县级优秀党员师海斌、局级模范党员李颖莉、王兵,在党员的带领下,农技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热情高涨,争抢比学不甘落后,这已成为蒲城农技中心发展的主旋律。
四、重视妇女工作。针对单位女同志多的特点,做好妇女同志的思想工作,为每个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使单位的各项工作和谐开展,健康发展。
五、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发展示范户,建立科技入户区域办事处,组建专家技术服务队,遍布全县各个乡镇为农民技术服务,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受到群众的大力欢迎。首先抓领导班子和全体同志思想统一认识问题。确定党员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形成共识,使同志们认识到科技入户的重要性和农技干部肩负的历史使命,让大家自觉地投入到科技入户工作中来;其次抓示范户建设。确定每人包一个乡镇,把发展确定示范户作为衡量党员先进性的硬指标来抓,使科技入户的基础工作顺利开展。在党员的带领下,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已建立种、养、沼等各类农业科技示范户6500余户,建立科技入户区域办事处74个;再次抓技术服务。组建了苹果、酥梨、棉花、瓜菜、养殖等10个产业的专家服务队,挑选吸收了280多名专家、技术能手,使示范户足不出村,就能找到“绿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解决了农技推广的一大难题,受到了农民的大力欢迎;第四抓物化技术服务。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搞好技术服务只是解决了农业生产的一半问题,没有先进的种子、优质的农资,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更大的效益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使农民用上放心的种子、化肥、农药,今年主要抓优质棉花品种的推广,就银抗P53一项新技术的推广每年为农民年增收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