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办学体制呈多元化:有初中,有高中,高中部除普高外,还有职高和就业班。对于职高班学生,要求取得一个证书作为参加职高类高考的“资格证书”;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根据毕业后就业的需要,要求学生参加“深圳市技能证书考试”,在毕业前获得《计算机操作技能证书》。因此,我们的电脑课程开设情况是:初中和普高班开设普通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职高班和就业班开设计算机专业课程。
对于学校电教科组来说,教学任务远远超过了普通中学在电脑方面的教学任务和要求。考证工作是一项硬指标,无论是市级的考证,还是国家级的等级考试,考证难度大,并且是一件“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事情。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学校电教科组老师们没有气馁,变压力为动力。首次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就达47.3%,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第一。03年4月,高二职高学生参加同类考试,通过率达72.4%,居全市首位; 04年4月更是高达79.2%,仍居全市之首。02年12月,高三职高班学生参加全省“计算机基础”学科会考,优秀率达91.0%,名列全市第一。今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达79.8%,更是遥居全市榜首。
田东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但她的办学业绩却不普通;田东中学的生源差,但教育教学成果可圈可点。正因为如此,深圳市关工委主任、原市人大主任,老领导李海东今年年初率队到盐田区调研,听了“低进高出”的汇报后,非常激动地突然站起来说:“田东中学的老师们,我向你们敬礼!你们田东中学不但对全市,就是对全国都有指导意义。像这样的典型要树起来,推出去。”给予学校极高的评价、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
㈢“合格+特长”的育人特色
在田东中学学校招生的大门对辖区民众的子女是敞开的、在田东中学以“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好的书读”为己任感召下,科组实施“有教无类”,我们针对生源特点,提出“先成人,后成才”“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育人要求。充分发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十个指头有长短,但长短不一的指头各有各的功能。”我们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对落后的学生不轻视、不冷落,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引导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学校。我们“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形成了“合格+特长”的教育模式。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精心为学生设计切实的成才之道。很多学生也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如安利公司在珠三角的总代理魏培荣,就是我校01届的职高毕业生。谁能想到,他在进田东之前,曾跟他老爸在田心市场卖了两年的菜。我们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学校开展了9个兴趣小组。王凯书老师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他一个人带了两个队—“无线电”测项小组和“机器人”小组,李发成老师带了“机器人”小组,黄文青老师带了“电脑编程”小组和“网页设计”小组,张春卉老师带了“信息学奥赛”小组,胡灿老师带了“电脑制作”小组,李蓝波老师带了“电脑装机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吸引了许多爱好电脑知识的学生,他们在老师们的精心辅导,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学校乃至盐田区和深圳市都争得了荣誉。01、02两年,我校连续参加全国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连续两年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奖人数遥遥领先,事迹被《广州日报》、《深圳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在全市教育界产生了轰动效应。03年3月,初中学生参加全国电脑作品大赛,二人获市一等奖,作品推荐到省参赛,获省二等奖。03年4月,在深圳市举行机器人竞赛比赛中,获“创意组”一等奖。03年4月,在区科技节上,我校电教科组教师辅导的社团在竞赛中获得喜人成绩。“无线电测向”小组获得6个名次中的前5名,“电脑组装”小组获得第一名。03年12月,由王凯书、李发成指导学生,参加由市教育局等多家单位举办的机器人竞赛中,在四个项目中获得了二个一等奖和二个二等奖,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04年2月,由王凯书、李发成指导,参加在南宁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了金牌(是我省唯一的一枚金牌)。04年4月,由王凯书、李发成等老师指导,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信息学创新大赛中,我们辅导的选手取得了七个二等奖的好成绩。04年5月,赴澳门参加“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预选赛”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并给我区兄弟学校的同类竞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表现出了良好的全局观念。04年6月,李发成辅导学生参加广东省机器人竞赛,获得二等奖。04年7月,王凯书老师指导六名学生,参加深圳市教育局等六家单位举办的“网络夏令营”活动,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04年8月,王凯书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获得了二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骄人成绩。参加全国机器人足球比赛我校获的金牌,并代表中国参加在日本大坂举行的“20**年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大赛,比赛中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我们走特色教育之路,实现了让“差生”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让“较差生”成为大专生,让“一般生”成为本科生,让“较好生”成为重点本科生的育人目标。在田东中学读书的学生,“个个都有进步,人人都有出路”,既是我们的口号,亦是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成果也实实在在地作了很好的证明。
我校电教组的工作能取得的今天这样的成绩,与团市委、团区委、教育局团委的关怀和亲切的指导分不开,与盐田区整个创业的氛围分不开。我们会在这种氛围中继续努力,使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将把自己的青春无私的献给教育,我们将用自己的热血谱写壮丽的篇章
《电教科组创建市青年文明号汇报材料》来源于www.xuexue6.com,欢迎阅读电教科组创建市青年文明号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