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正确对待职务调整,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这个问题,我在干部“三爱”教育时讲过,从当前部队出现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看,觉得有必要旧话重提。
干部的职务调整是部队建设的一项正常工作,也是我们干部经常议论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部队的建设,还与干部的个人成长进步密切相关。所以,每当干部调整大家议论颇多,有些同志思想想法也比较多。这即是一种正常现象,同时也说明我们少数干部在正确看待、对待职务调整上还认识不全面、存在有偏差。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干部调整的基本依据和客观标准。一是干部职务调整是部队建设的需要,是一项正常工作。部队特殊的职能任务决定了部队建设和发展是建立在官兵人员变化快、流动快这个基础之上的。这是干部职务调整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配备干部的重要依据。按期调整干部是为部队建设服务的,是一经常性的工作,所以没有必要一到干部调整就人心惶惶,乱发议论,甚至捕风捉影、散发小道消息。二是干部调整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要相信组织。关于干部的职务调整现行有很多规定和要求,在“德、能、勤、绩”等方面都有具体的标准。近年来,团党委提出的“靠本事吃饭、看政绩用人”的工作指导思想,既是上级干部政策的一种具体体现,也为干部成长进步创造了一个好环境。三是干部的职务调整既要符合部队建设需要,又受多种因素制约。首先,干部的能力素质必须适应上一级岗位,才有可能提升;同时,又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受职位数量限制、受年龄限制、受任职年限限制等等,还有党委、支部班子成员的配备要考虑资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经历结构等方面。所以,有的时候个人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但没有位置,即使有位置,也要优化组合,不一定都如人所愿。
综上所述,干部职务调整即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当然还要着眼于干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以上这些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部队需要,这就是我们的原则。这几年,每年在干部调整之前,都会听到下面一些同志的议论,说什么谁要当啥官了,大多数的议论和最后团党委议定的结果是一致的,这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团党委在用干部上是重公论的,二是团党委在研究干部时是讲政策的。当然也有个别人没选准,但这不代表主流,这只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误。所以讲,看干部调整,无论是提升了还是没有提升,不能单纯以个人得失去衡量,不能听风就是雨、人云亦云,更不能在下面造谣生事。要有一个正确的站立点、一个全面的出发点、一个服从大局的着眼点,这样才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在“无为”有所为,有默默奉献、扎实工作中求取进步。
其次,看待职务调整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干部有强烈的进步要求是应该肯定和鼓励的,因为这是个人前进的动力,但问题是不能把个人的愿望强加于组织需要之上。这里,既有个觉悟问题,我觉得还有态度问题,还有个正确认识客观实际需要的问题。在这方面我讲四个原则,供大家参考。
要把个人德才表现与部队需要结合起来看。有德才固然是被提升、被重用的前提条件,但并不是有德才的人都能够达到相应的位置。比如我们今年确定转业的两名营长,应该说表现都不错,但年龄过了杠,无论是历史造成的还是什么特殊因素造成的,都必须要转业,这是政策,这是客观现实。如果不看政策,光看自己表现不错,能力不差,本身就说明了看问题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就会产生失落感。面对这种客观现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随时准备接受机遇的考验;一种是自以为看破红尘,不求进取,要么混日子,要么搞歪门邪道去了。结果是越活越没有知识和水平,进步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今年在配备连长指导员时,我们就深感到后继无人,好多同志因为自身素质不全面与机遇滑肩而过,非常可惜。我赞成第一种态度,具体地讲要做到,就是要爱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的责任,干得好是应该的,它是成长进步的前提,但不是向组织伸手的法码;干不好是不应该的,迟早会受到批评和处理。要把提高自身素质当作终生的追求,始终保持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素质,以迎接各种挑战,不能让机会一而再再二三地从自己身边溜过。
Tag:学习材料,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职场常用范文 - 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