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当前课改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内容摘要]: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重视主体失主导、合作学习的形式化以及频繁使用多媒体、对文本内容发挥不切等行为。究其原因正是教师所为,是教师对课改的理念和精神理解欠透彻。因此,教师应科学、理性、冷静地作出反思,恰如其分地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在反思和实践中将新课程的理想变为现实。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到位,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如有的教师对新课改中的“新”字过于看重。为此,出现了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有的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自由化等,主观上抑制了新课改的落实。本人认为教师应对课改观念进行深入理解和再认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理性、冷静地进行反思。在反思和实践中逐渐将新课程的理想变为现实,在此本人就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试作分析,愿与各位同行一起探讨。
一、重视主体失主导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当今教育界强调尊重赏识学生。但是在阅读课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教师只管让学生尽情说,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以“好”进行笼统评价或不评价,生怕自己不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以至于学生误认为自己怎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说出来就是对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会使学生主体地位夸大并异化,这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其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中,只有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各种活动指导,研究性学习指导,包括提问、讨论、表达、交流等技能,都得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地培养。当学生迷失学习方向时,教师要当好“指南针”使学生辨清方向;当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找到“兴奋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投入;当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教师要成为“领头人”,和学生一道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究。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科学地思维,保持课堂的张力。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在不断思考和讲座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二、多媒体的运用过于频繁
在现代教育技术方兴未艾的今天,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错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地方赛课,不用课件就评不上奖。在课件热的氛围下,无论哪一级的公开课,只要有条件的就一定会用课件,而许多课件无非起到小黑板和挂图的作用,可有的教师媒体的运用却过于频繁。纵观整堂课,多媒体的运用基本上贯穿始终。学生对教师的观注少了,事必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力。而且媒体应该是因需而要,适时知度,恰到好处。要用在关键之处,用在点子上,使复杂的简单化,抽象的形象化。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够撇开教师的作用而单纯依靠多媒体课件,课堂是变化的,学生随时可能提出意料不到的问题,而多媒体课件是固定的,如果教师只知道围着电脑转,就剥夺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变成教师事先画好了一个圈,学生只能在圈内活动,这和限制学生思维没多大区别。
因此,我觉得,运用多媒体教学同样讲究师生的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牢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是促进教学优化发展的手段,而不是一根捆住学生思路的绳子。
三、合作学习形式化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有效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