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三、在这则故事中,楚国君臣设计如何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如何对答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交流研讨
1.教师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完成第二则故事的翻译;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或表演故事。
2.检查交流“预习导学”
3.翻译第二篇
(1)学生在课下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释再翻译。
(2)质疑解答。
(3)学生展示自己的翻译成果。
4.语文活动——“晏子模仿秀”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分“解说、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四个角色。
温馨提示:在朗读楚王手下的对话时,应让学生体会到楚王手下为讨得楚王欢心,积极出主意以辱晏子,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的心态,应设计一种谄媚的语气;对楚王,应设计一种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对晏子,应设计一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语气。
(2)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
教师可提示学生,为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应辅助一些表情、动作、语气
(3)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感知到了晏子的性格特点了吧?他真的不愧是一个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外交家啊!
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体会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
2. 学习晏子热爱祖国的精神,培养维护尊严的品格。
预习导学:
Tag:八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大全 - 八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