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年底,全市共有党员139万,每年大约有近3万名的新党员不断加入,这是一支规模宏大、力量不断壮大的队伍,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源宝库和伟大力量。如果每个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全市党员包括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党性锻炼无止境,在为党为人民事业的奋斗中,每个党员都要切实做到“三个增强、一个树立”。
(一)要增强宗旨意识。
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求。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正因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才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立党立得稳、执政执得牢。
一个共产党员,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是与党拉开了距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了,就是“数典忘祖”;心中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就是变质,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与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种子与土地的关系。党群关系密切,我们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处理不好,就是自毁长城。
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说过,土地、劳动、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妇女学犁耙问题、生小孩问题,小孩要读书的问题,修桥的问题,群众生疮害病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和每个家庭来说,就是大事。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为具体行动,贯穿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真正体现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要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为群众操心,在基层使劲,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发展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
(二)要增强党的意识。
党的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社会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党的意识是党员的灵魂,是党员的思想“身份证”。有关调研分析表明,当前,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现象值得警惕。党的意识的模糊、淡化,是我们党员精神上的“贫血症”、思想上“水土流失”的表现,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党的意识强,怎样才能增强党的意识呢?
第一,要对党绝对忠诚。入党,既是每位同志自己的重大决定,是个人作出的神圣选择,也是党组织按照严格程序、十分慎重的组织行为。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许多老党员在入党时不说大道理,而是用很朴实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愿:“入了党就是党的人了,以后这百把斤就全部交给党了!”既然是“党的人”,就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时时处处与党一条心,心中时刻想着党。我们每个同志在入党誓言中都讲过这样一句话:永不叛党!这句誓言要求我们每一个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保持一致,与党同心同德,听党的话,做党的事,坚决跟党走。
第二,要增强组织观念。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证党的政令畅通,使党的意志和要求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对于发生的重大情况和重要信息,首先要想到向党组织主动请示和汇报,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
第三,要自觉参加组织生活。党内的各项组织生活,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的重要舞台。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离不开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教育。忽视组织生活,放松党性锻炼,往往是一个党员走向蜕变的先兆和开始。因此,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切切实实过好党组织生活,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经常开展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主动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对于各级基层党组织来说,要通过党内通气会、民主生活会、支部会议等途径,及时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精神,统一思想,交流认识。要坚持和发扬重大问题让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执行的好传统,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