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从党80多年的历史来看,实现了两种转变,一个是从推翻旧政权为目的革命党转变成为以建设新社会为目标的执政党。另外一个转变是从外部封锁状态下的执政转变为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执政。党的地位、中心任务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历史地位与角色功能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党又提出了要构建和谐社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任务,确实是表现了我们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强调阶级对立、阶级冲突转到注重阶层协商、社会和谐上来,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意识的深刻认识,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对执政使命的勇敢承担。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格局的一个重大的创新。在党的执政目标当中,把构建和谐社会放到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重要位置,从而使我们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而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和谐社会这个载体上。这实际上就
www.xuexue6.com
是把建设和谐社会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确立下来。随着我们的进一步学习,对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Page]
www.xuexue6.com
4、构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核心的价值取向就是要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感到,在和谐社会当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有公平正义这个理念,特别是作为执政党,作为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任何工作当中都应该贯彻公平正义的理念,要维护每个阶层的共同利益,不能偏袒哪个阶层,在我们的各项执政活动当中,都应该体现公平正义这个基本的理念,都应该提供机会平等,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该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机会,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引进市场竞争的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作为执政党的党员、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建设和谐社会当中一定要把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成果作为我们执政、工作的基本理念,这样一个社会大家才能够满意,才能够真正地使各方面的力量都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活力、又安定团结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劳动保障工作
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充分激发活力,又要强化利益协调,加强执政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劳动保障工作应该说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劳动保障工作既可以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激发活力,尊重创造,鼓励成功;又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功能,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寻求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众各种利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增强执政党对整合社会的凝聚力。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保障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作用应该是越来越重要。随着以吃、穿、用为主的基本消费的阶段向小康社会阶段的转变,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人民对社会保障的期望在不断提高。没有社会保障的群体要求社会保障,享受了社会保障的,又要求提高待遇。同时,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和公众的民主意识的增强,对社会公平、对收入分配的要求也会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指出,建立和谐社会,要从法制上、政治上、制度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他指出,公平的社会环境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要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二是要有平等的劳动创造的权力,三是要有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力,四是要有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力,五是要有平等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力。我觉得这五个平等都跟劳动保障工作有联系,作为劳动保障工作至少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好:
第一,要围绕着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研究如何使全省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劳动的权力,使他们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展,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尤其要研究我们现在的就业政策如何有效地克服当前存在的难点和盲点,更有效地适应组织成份、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使积极的就业政策能够惠及到所有的阶层和群体,形成统筹城乡就业的局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