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尊重信任学生的观念
学生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对象。怎样看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不能不直接涉及到班主任的教育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思想转化和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班主任能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关系到培养人的质量问题。 尊重学生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方向。
新时期要求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性强,富于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为培养开拓型人才,班主任除了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优良、品行端庄外,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信任、激励和引导。要破除“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观念,扭转班主任包揽一切的做法,增强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使班级每一个成员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班级管理,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创设学生个性特长充分施展的条件,给学生造成实际锻炼的机会等都有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而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以班主任尊重信任学生为前提。 尊重学生,适合于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
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尊重,理解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个体意识的增强,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自我荣誉感也增强了。他们把自己看做是“小大人”,在他们眼里,大人做的事情都想做,都能做,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在加强。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切, 自尊心强。班主任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的引导。班主任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能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脉膊,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产生“期望效应”,防止“意义障碍”。 尊重学生有助于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班主任的威信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树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威信的班主任一句话,能胜过缺乏威信的班主任十句话。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班主任都是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对学生过分管束、不信任和疾言厉色,动辄训斥的班主任最不受学生的欢迎。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就必须先尊重学生。只有用对学生的信任,才能换取学生的信赖。班主任树立威信,要重视先入为主的原则,要注意几个第一印象的管理。尊重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接受教育影响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有选择的、有条件的。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加强。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尊重信任学生的理论依据。
班主任必须先热爱学生,然后才能做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以热爱学生为前提。班主任尊重学生,是出于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出于使学生成为祖国有用之才的寄托上。对学生看不惯,一看学生就生气,就感到心烦的班主任是不能尊重学生的。对学生不热心,也就不能有耐心和克制的态度,也就不能尊重学生。
班主任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越能有效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心理交融,能使学生成为班主任的知心人,能打开心灵的门窗说心里话。班主任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有助于进行“长善救失”,进而有针对性地尊重学生。
三、甘当人梯的高尚风格
班主任工作是照亮学生前途的事业。班主任心里只有学生,他的全部追求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他的事业的全部价值都体现在学生的成才上。班主任应具备象“蜡烛”一样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应具有甘当人梯的高尚风格。
班主任工作是扶人“走路、过桥”的职业。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中小学阶段至关重要,是打基础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的成长情况关系到他的一生,决定着他的未来。班主任是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引路人。在班主任的教导下,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班主任也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在班主任的教诲下,可以使学生的聪明才干得到增长。班主任还是学生理想的播种者。在班主任的哺育下,使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总之,班主任是为每个学生开辟成才之路的,班主任要当好学生成长之路上的铺路石。
Tag:班主任经验,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小学班主任经验材料,班主任工作资料 - 班主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