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项目原始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一旦成功,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转化的难度很大。转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市场链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一环卡住,全盘受阻。以上几个项目,除都华的厚膜铂电阻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外,其他的都未产生经济效益。
据调查发现,有实力背景的二次创新项目仍是转化成功的主流。61个项目中,20**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9项(见附表)。累计销售额166048万元,占转化项目总销售额的89.48%。而这9个项目的承担单位都是有相当实力的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技术攻关能力强且有基础,科技人才众多,融资和市场开拓能力强,具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这些项目都是二次创新项目。如何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转化原创性强的科技成果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值得探讨的课题。
㈤十八条政策已淡化
⒈税收政策优势对不少高转项目单位已不明显
从认定之日起三年内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地方部分以财政返还的方式给予扶持。现在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福利企业等能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暂且不说,实际情况是:
A.不少地方园区政策冲淡了高转政策。如有的规定增值税地方部分的一半和所得税的80%返还,而高转项目的优惠即使项目等级系数和先进性等级系数都是0.9的话(已不低)也只有81%。故高转对政策熟悉者吸引力不是很大。
B.认定之日起三年内,不少高转项目的建设周期不短,有的都不止三年,正式生产了政策优惠期也快过了。
C.税务部门对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企业采取带征的办法,而不少高转项目是从零开始的新项目,开始几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属正常,是不是高转项目无关紧要。
⒉资金成为转化的瓶颈,资金扶持很难实施
市和区县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或融资担保。
A.我国实行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以往绝大部分人是无法、无力进行投资的。改革开放后虽有一部分人是富起来了,但有成果的人没有钱,有钱的没有成果是普遍现象,而且有钱的不敢冒险,有成果的指望成果发财不轻易以技术入股,钱和成果很难结合在一起。好多成果持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政府和银行身上,而政府财力有限,银行认为高新技术是高投入、高风险,故慎之又慎,而政府又不能担保,即使政府设立了一部分资金用于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但用于担保的极
少,给点小钱支持一下项目单位,给掉了没有责任,挂在帐上说不定倒是个事,
万一项目失败,由谁负责呢?所以18条实施六年,资金一直是个难以克服的瓶颈。
㈥管理失控,服务不到位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可通过区科委、市有关职能部门、市服务中心、甚至个人组织申报,除区县科委外,都可以采取有偿服务的办法。这一方面激励了一些机构和个人的积极性,有效打破了部门垄断的旧格局,但也带来了管理失控、服务不到位的弊端。服务机构或个人通常在地方科委不知情的情况下拿着编制好的上报材料叫区县科委立即盖章。初评会都通过了,这个章盖也得盖,不盖也得盖。而对有些项目区科委认为不太符合认定条件,但过一段时间却通过其他途径给批准了,造成区科委对项目申报很难把握。况且有些服务机构及其个人,服务只停留在申报材料的编制上,项目一旦通过,服务结束,剩下的是地方科委的事。成果转化是个较长的过程,碰到的问题远比认定多得多,真正的服务在后面。这样事实上服务机构的服务变成了管理,有时决定着项目申报是否成功,而区县科委变成了服务。更有甚者,有一些项目单位认为项目是通过市有关部门评审的,对地方科委采取边缘化的态度,通知不搭理,活动不参加,叫地方科委服务到位确实有不少难度。
㈦人的素质应作为列项考虑的因素,诚
www.xuexue6.com 信应引起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
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创新计划推进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成功是政策,失败变冤家,要钱真诚恳,不利就搬家”的怪现象。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的素质和诚信,应引起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
上海巨德环境工程技术设备有限公司一伙外省市人员,在浦东新区认定的高转项目,跑到崇明实施转化,因不顺利转到奉贤。到奉贤后得到区创新基金的支持,可是没有多久又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Tag:调查研究,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怎么写,报告总结计划 -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