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住机遇,及时选拔。以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为契机,及时把一批优秀中层后备领导选拔进各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在企业改制建立的子公司、分公司当中,坚持“优先培养选拔优秀年轻中层领导”的思想,按要求配备好班子人员,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凡人事安排方案不符合年龄梯次结构的,工厂党委不予审批。
3 、广开渠道,发掘人才。中层领导不仅要从机关处室选拔,还要注重在子公司、分公司等生产一线和科研技术部门中选拔。有可能,还将充分利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作用,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层领导人员,打破干部使用上传统思想的局限性,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贤任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二)加强培养,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提高中层领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1、抓好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以工厂党校为依托,每年举办二期中层领导后备干部和中层领导培训班,其中以45岁以下的领导干部为主,时间不少于一星期。每年不定期地举办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班,专题研讨班、中层领导参加的工作思路务虚会等。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举办讲座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抓好中层领导干部和中层后备干部的在职学习。选送部分优秀的中层领导和领导后备干部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进修,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
2、抓好实践锻炼,提升打开工作新局面的能力。要树立“使用也是培养,而且是更重要的培养”的观念,把重点对象放到重要台阶和关键岗位上去锻炼;有计划地选派有发展潜力的中层领导干部到集团公司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提高了解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更新观念。
3、抓好教育管理。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时刻留意和掌握中层领导和中层后备领导的思想动态。要严格党内生活,引导和帮助中层领导干部和中层领导后备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加强对年轻中层领导的监督管理,通过健全和落实考核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谈话制度,把他们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对一些思想作风问题比较突出,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及时予以调整;对违法违纪的,严肃处理。
(三)择优而备,加强和改进后备中层领导工作,着力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1、抓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层后备领导干部队伍。以后每年,通过职工推荐和班子成员推荐等形成对中层后备领导干部进行调整补充。后备干部人数,原则上按正职1:2,副职1:1的数量配备。近、中、远期可进班子的各占1/3。后备中层领导干部年龄在40岁以下,以35岁左右的为主,30岁左右的的一定数量。其学历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应达到一定比例,作为正职培养的,原则上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注意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注意挑选熟悉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意识形态、党务、企业管理、技术科研、产品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后备中层领导队伍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和党外干部。
2、要不断改进选拔方式,扩大后备中层领导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选拔后备中层领导要坚持广泛走群众路线,可以从民主评议和对干部考核中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同志中选;可以公布选拔条件,发动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广泛推荐优秀员工,然后从中物色;可以从公开选拔中层领导干部中发现优秀人才,一时不能提拔使用的,纳入相应的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到20**年,工厂将推行公开选拔中层后备干部和实行资格认证制度。要切实把住“入口关”,严格按程序确定中层后备领导干部名单。
3、坚持动态管理,备用结合。要适时对中层后备领导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对已成熟的后备领导要及进选拔到相应的领导岗位;对那些经实践考验不适合做后备干部的,应调整出去;及时将新发现的优秀员工补充进中层后备干部队伍。
(四)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1、完善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探索和健全适应新形势和符合企业发展的选拔任用机制。要以扩大民主、提升素质、加强监督、增强活力为目标取向,以改革任用方式为突破口,不断从任用方式、选拔程序、管理体制、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全面推行以“一把手组阁、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风险抵押”等为主要内容任用方式改革。要加大公开选拔领导人员的力度,把它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重要方式。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实施任前公示制,对拟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公示;要加强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的民主参与和群众监督工作。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