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子女赡养能力,宏扬中华传统美德。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家庭养老仍是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的主要途径,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生要体现。然面在调查中发现大多农村老党员的子女对老人的赡养有心无力,所以帮助他们的子女脱贫致富才是解决老党员生活困难的根本。一是要加强对老党史子女们的思想教育。老党员的思想境界大多较高,不愿为党和政府添麻烦,但他们子女因父母曾为国家做过贡献,多少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所以首先要帮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贫穷,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闯敢干,通过现身说法,现场观摩等方法,激发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二是要加强科技培训,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的子女优先培训,免费培训,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以农业种植收入为主的生活困难者的贫困问题。三是加强资金和项目扶持,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的子女要优先扶持,上级党组织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和项目,定点扶持一部分困难老党员的子女,做到扶持一批、脱贫一批。四是加强敬老、爱老的道德教育,要让老党员的子女真正关心孝敬自己的老人,切实做好对老人的赡养工作。
4、开展农村养老基地的建设,积累养老基金。辽宁省阜新县为解决贫困老年人实际问题,从1995年开始进行农村养老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已初现规模,为农村老龄事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该县旧庙镇建立养老基地1660亩,其中耕地1310亩,成林240亩,幼林110亩。1999年养老基金11,206元,解决特困老年人疾病、生产、生活等问题45户,老年人51人。该县东梁镇东五道桥子村,建立养老基地210亩,每年收承包费8000余元,主要用于为特困老人发生活补贴,保障老人们的生活。阜新县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伸手向国家、政府要补贴只能是杯水车薪,通过基地不仅能解决补贴资金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老党员在基地建设中的模范带头做用,带动全村老年事业的发展。
5、充分发挥民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据了解,去年年底,市组织部在20**年年底对50岁以上的特困党员摸底,渡口镇共有55名特困党员,然而据镇政府反映,至今为止无一人得到补贴,也未见相关优抚政策出台。所以民政等职能部门要在专题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具体关爱措施,并及时落实。此外,各级党委要定期不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尤其是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时,要体现出组织的关心。另外,要建立重病党员、去世党员的慰问制度。党员越是在病重时,越想得到组织的关心,越需要组织的关心,党员去世的家庭越需要党组织的温暖,对重病、去世党员的慰问在赢得党心民心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对重病、去世党员进行慰问。
6、积极扶持低龄健康老党员,发起以为促养之风。对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要区别对待,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者主要通过送“送温暖”活动,发放生活补助等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有劳动能力却因某些原因而致贫的老党员既要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又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素质,增强脱贫致富本领。要鼓励条件比较好的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其进行结对帮助,帮助寻找致富门路,同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
7、各级财政应加大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帮助力度,纳入年初预算,加大投入,关心帮助困难党员应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效机制,而不能仅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部门。
《老党员情况调查》来源于www.xuexue6.com之家。欢迎阅读老党员情况调查。
Tag:考察材料,个人考察材料,干部考察材料范文,职场常用范文 - 考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