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心理老师和其他老师加强交流合作。比如,在年级会议上,抽出部分时间,让老师们就学生心理动态进行交流,互相深入了解情况,共同寻找解决对策。
(4)心理咨询专职老师集中搜集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外出听讲座、培训、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心理辅导形式多样,电话、互联网等在咨询中作用巨大
(1)开展专题心理辅导。目的在于通过专题辅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团体心理辅导。二是小组心理辅导。同时,对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我们会及时与医疗卫生部门联系就诊。
(2)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它是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运用心理学、医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及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现状或问题做出分析、建议和辅导。咨询人员一般必须遵循咨询原则,比如“保密性原则”等,还要遵守其他纪律约束。
(3)利用电话、互联网为学生做心理辅导
采用电话、互联网的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隐私,拓宽学生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渠道,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利用聊天工具和信箱与心理老师直接沟通,可以通过浏览心理网站提高自我认识,自我疏导。可以直接拿起电话及时和老师对话。这样还能避免师生面对面的尴尬,解除部分同学的心理顾虑。
5、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学生的心理跟踪调查。
(1)学校每年开学初都要给刚入校的初一、高一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专职老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内容分析学生健康状况,找部分同学深入谈话。
(2)学生每次主动找老师咨询后都必须填写“学生心理咨询登记卡”内容包括自身基本情况、咨询问题、对咨询结果的评价、对咨询工作的意见。这卡片将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补充。
(3)老师在学生咨询后要对部分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做咨询记录,包括咨询同学的详细心理问题、解决过程、解决方式、解决对策。这将为心理工作人员日后的工作提供方向。
6、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深入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都是我们潜移默化的进行心理宣传教育的好场所。校园电视台的“心理健康你我他”栏目每两周播出一次。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有趣。我们选购了有关心理辅导方面的电教片,我们还组织学生自己拍摄、编制学生喜闻乐见的健康节目。包括:心海导航、心情驿站、心理自疗、心理学的故事、心理忘忧亭等。
7、在校内、校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在本校内部,学校利用多媒体电教室和操场等对学生进行别开生面的心理辅导讲座,讲座一般结合学生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开展。比如: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辅导、中考高考导航、择业心理辅导等。
除此之外,作为中卫宣和地区的带头学校,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地发挥着示范性的作用,承担着对其他学校的指导功能。学校经常组织老师前往东台、东月、张洪等兄弟学校进行心理辅导讲座。
8、成立学校、家庭和社会辅导网络。
我校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更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心理辅导网络。
五、形成特色,效果显著
中卫市宣和中学一直以来都很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之一。我校长期开展“中学生心理教育实验研究”,以发展学生健康心理为突破口,组织老师学习心理教育、教育科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并让每位老师都参与心理教育实践,探索心理教育规律,培养和提高了教师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探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教育实效。
1、学生心理素质得到增强
(1)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学习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运用学习策略;增强了学习的毅力、自信心;克服了考试焦虑紧张。
(2)学生学会交往,改善了人际关系:
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在人际交往时懂得倾听、欣赏、接纳他人;提高了交际能力,改善了人际关系。
Tag:申报材料,文明班级申报材料,优秀班级申报材料,职场常用范文 - 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