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的心情也很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
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苍茫暮色又具封闭式意味,无异为词人沉郁
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的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
?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实为词人的肺腑之言。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
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
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则云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大概是呼唤词人莫忘
南归的怀抱,也许会勾起他的志业未就的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的哀号
吧?结尾两句写朝廷一味妥协,久未光复中原,作者心中满怀愁苦,表现得极其
悲凉。
(3)以下词语供理解课文时参考: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在今江西万安西南。
可怜:可惜。
遮:挡。
闻:听。
词的大意: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
长安,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的鸣叫声。
4.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先指导学生了解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再从文中找到体现这些心情的
对应内容。
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
遮:遮挡。
毕竟:终究。
愁余:我满怀愁绪。
闻:听。
(2)积累
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词。
引导学生课后积累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可以适当举几个例子。
第一篇课文抒发的是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之情。
www.xuexue6.com 第二篇课文抒发的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愤慨。
第三篇课文抒发了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体会本首词的关键在于体会词人“触景伤情”的感受,而体会这种感受的前提是
要了解宋朝的历史,即北宋、南宋两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军事形势等。
学习本首词之前,教师应有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了解,否则会形成理解障碍。
关键字: 教案 说课稿
Tag: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