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会背的你就背诵;有点忘了的话,就跟着朗诵。
2)还有哪些语句写到春的特点?
春天就像跑的那么快。好像人能够看见似的。
谁也来说。
3)春天从老远的地方跑来了,跑到这个地方,只向人耳朵吹一句小小的声音:“我来了呵”,而后很快地跑过去了。
(有趣,一溜烟不见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春天就这么快的来到了呼兰城,让城里的人欣喜不已。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这一节的内容?指述。
6、这两小节集中描写了呼兰城的春天,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回家你就可以说给爸爸妈妈,以及周围没去过呼兰城的人听,让他们也来感受小城三月独特的情景。
7、(出示第一到六节)请你再来读读第一到六节,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柳哨为何不见了?)
指指第三、六节有关句子,这么喜欢柳哨,为什么不吹了呢?
联系上下文读读,能否自己解答这个问题?
(柳哨是用刚发芽的嫩柳条拧成的,有韧性。长叶的柳条就不行了。)
www.xuexue6.com 师:对,你读得很仔细,难怪刚长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出来——
因为再过五天——
小结:看来,我们读文章,不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回到课文中再读再思考,这样就会有新的发现。
8、师:了解了呼兰城春天的特点,再来听一听课文的第7、8节,想想这两小节写了些什么?
(朗读录音)
跟着录音轻声读读,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
交流提问。
师评:你们感觉萧红的写法太夸张,不认同她的看法,对吧?
你们对句子的理解有困难,没关系!
你们认为她写得不合实际。
师:先不忙下结论。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要读懂名家著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时要先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有时还要拿原著读一读。
四、学后存疑。
就说我们的课文,它选自萧红同名小说《小城三月》的最后一章。告诉大家,写完这部小说,萧红便因病匆匆去世。当时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文章的,现在的你也许还不能理解。但老师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等你长大以后再来读读小说原著,就会有新的领悟。那时,有心的你还可以写封信,发e-mail,让老师来分享你的心得体会!
Tag: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教案网,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