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召良
岳飞习武的故事
公元1103年,岳飞出生在河南省汤阴县。他自幼饱读诗书,立志成为有用之才。因为外敌连年入侵,岳飞深感诗书无以救国,遂拜武术家周侗为师,弃文从武。
周侗师傅严格要求,悉心教诲,他让岳飞先学习蹲马步、打沙包、倒立等基本功,及至基本功到家,再逐一教会岳飞各路拳法和各种兵器的用法。三年下来,岳飞不但掌握了拳法套路和兵器使用,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独创一套四十四式枪法。这套枪法罕逢对手,人称“岳家枪”。
后来岳飞凭借天下无敌的“岳家枪”、“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从严治军以及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成为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
解题与习武同属一理
抛开岳飞的治军有方和用兵如神,我们先来谈谈岳飞是如何习得“岳家枪”的。岳飞练就的一身好武艺,与老师善教,自己善学有直接关系。如何教是善教?如何学是善学?遵循学习基本规律而进行教和学才是善教和善学。岳飞就是在初期先打好基础,然后逐渐提高,最后融会贯通,并加以创新。
我们提高解题能力也必须循序渐进。解题过程涉及审题和解题两方面,同学们由浅入深,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逐步加强更高层次能力的练习,也能练成自己的“岳家枪”。下面我将分别说明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
审题能力四重天
解题的首要步骤是审题,审题能力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读懂试题。读懂试题是指能够完整、正确地理解题意,做到不忽略试题中部分信息,不误解题意。这是审题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连题目都没能读懂,解题就无从谈起。同学们在这个层面出错往往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缺乏相应背景知识,比如基础太差而无法理解试题,读了半天不知所云;第二是粗心,读题太马虎,题目读了一半就凭自己主观想法认为后面部分的内容一定是什么什么,便不再认真读题,从而导致审题错误。如果你是由于前一种原因造成错误,不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如果是第二种原因,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比如可以规定自己必须读完题目两遍才能动笔解题,克制急于解题的冲动。
第二重:明确试题的知识范围。在明白试题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确定试题所涉及相关知识范围。比如,一道数学考题,你需要明白解这道题将涉及到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数列、还是不等式?
许多同学回答问题时跑题偏题,往往都是这个环节上出了错。明明是要求你用经济学知识回答的问题,你却用哲学知识回答,自然劳而无功了。解决这种失误的办法是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审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的知识范围。如果暂时不能确定试题的知识范围,就先将试题的内容与所学知识逐个进行比较,用相对而言更匹配的知识来解答。
第三重:明确题型。确定试题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后,你可能会发现解题方法并不唯一,究竟采取哪种方法呢?这又需要我们对试题类型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试题的特征确定试题类型,再初步确定解决方法。比如,当你确定这是一道求函数最值的问题时,你是采用判别式法、不等式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还是函数的单调性法?许多时候解题不顺就是因为你没有判断题型就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解题,结果事倍功半,或者因题型判断失误而使思路陷入误区。
第四重:明确出题者意图。这是审题的最高境界,如果你洞悉了出题人的用心,明白试题的考点,就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你了。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你可以在一章内容学习完成后,根据所学知识点,尝试自行命题,寻找命题的感觉,还可以将自己命的题和试卷上的题进行比较,摸索规律。
解题能力四重天
审题的目的在于明白如何解题,提高解题能力也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规范答题。这是解题最基本的要求。答题时,书写不规范或者步骤不完整可能导致被阅卷老师冤枉扣分,因此养成规范书写和步骤完整的好习惯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