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题,属于分式的混合运算,属熟练掌握和运用层次,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1)、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混淆;(2)、遇除为乘时,没有颠倒分子分母;(3)、不会约分,技巧性差;(4)、与解分式方程混淆;
19题,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掌握层次,学生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不明白证明的格式,不能用正确的几何语言叙述辅助线的作法、“角”的书写不规范(即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和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不规范)、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反过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定理本身证明定理或用观察、度量的方式代替严密的逻辑推论过程、辅助线只叙述不作或只作不叙述的情况、不能区分同位角、内错角。对于以上问题,教学中建议教师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源、顺序,不要循环论证,区分证明题与一般的解答题格式不同,加强学生几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寻求简单的解题方法;
20题,主要考察了图形的平移、旋转、位似、坐标表示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网格中分别作图,存在的问题是:书写坐标时漏了括号及逗号,横纵坐标混淆,旋转时方向弄错,顺逆时针弄反,位似的理解不深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知识要细化,养成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
21题,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几何说理的书写格式,学生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角的书写不规范、“相似于”与“全等于”混淆,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先肯定结论,理由如下”,教学中应该注意符号,加强说理。
22题,属掌握层次,考查统计的识图、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位数概念、用样本估计总体,学生答题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近似数当作准确数处理,作图太随便等;
23题,是压轴题,本题重点考察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布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达到掌握和运用程度,同时也考察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思想上重点考察学生布列方程(组)、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由于题目文字长,容量大,又是压轴题,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不等式组模型与方程组模型混淆,如:不等式组中出现2个未知数;(2)、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进行方案设计的意识薄弱;(3)、运用函数知识求最值的意识寥寥无几;数学问题实际化的检验意识不够;(4)、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普遍低下,导致不能准确快捷的把握题意。建议教师加强布列方程(组)不等式组、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意识教学,引领学生加强数学试题的阅读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小结及教学建议
从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整体素质还不容乐观。出现了失误,低分的学生也不少,一些基础题目还是有学生做错,这些反映了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基础知识,数学能力不够强。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2、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答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或编题等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平时要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而学得知识,从而学会分析,学会学习。
3、多做精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学生说出题目的分析过程,也许做的不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特别是“会想”,而不会写或写不好。
4、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5、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有换位意识,假如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教师要明白学生是第一次学,而我们老师是教了好多遍,教学中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多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Tag:数学教学总结,高一数学教学总结,高三数学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总结 - 数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