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学习网教学计划总结数学教学计划三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正文

三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03-09 14:17:07]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数学教学计划   阅读:6620
概要: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www.xuexue6.com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任教: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设想 课时教学方法 思维训练 重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难点:正确理解口算的算理,会用两步计算解决
三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标签: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http://www.xuexue6.com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www.xuexue6.com

 三 年级 数学教学计划 任教: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设想 课时
教学方法 思维训练
重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口算的算理,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 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反应的灵敏性。 5课时
重点: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难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关键: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 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来进行教学。 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 3课时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难点: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重视学生操作、观察、探究和思考。 重视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探索和思考。 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5课时


教学
内容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第七单元

乘法 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第八单元

观察物体 1、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不一样,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2、使学生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4、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情感与态度。
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1、使学生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了解和认识条形图,用会条形图描述数据,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够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差不多”“偶尔”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进一步发展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认识分数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运用直观的访求比较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分数加减计算,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三 年级 数学教学计划 任教: 

教学重点、难点 教法设想 课时
教学方法 思维训练
重点: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难点:相乘时需要连续进位和一个乘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 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5课时
重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能分别画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又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摆出原几何体。 利用教材提供的练习素材,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观察、探索、交流、体验,丰富学生的的空间想像能力。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课时
重点:使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会用“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了解和认识条形图,初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难点:对简单实验结果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和适当的解释,会的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课时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分数大小、同分母加减计算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分数,让学生具体操作和主动探索 培养探究能力,对数学的好奇心。 3课时
 

上一页  [1] [2] 


Tag:数学教学计划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总结 - 数学教学计划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