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预算执行结果。以预算评价为依据进行奖惩引发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在事后操纵预算执行结果,当然这种行为主要发生在高级管理层次。研究表明,实现预算目标获得奖金是诱使管理者进行盈余操纵的主要动因之一。管理者为了使自己的奖金最大化,常采用盈余操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净收益低于奖金方案的下限,管理者就会有进一步降低净收益的动机,这就是所谓“洗澡”()。这样,下一年得到奖金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净收益高于奖金方案的上限,管理者也会有采用会计政策和程序以减少净收益的动机,因为净收益超过上限部分得不到奖金。只有当净收益在奖金方案的上限和下限之间时,管理者才会有采用会计政策和程序的手段以增加会计净收益的动机。大量的研究考察了经理人的实际报酬契约与盈余操纵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这些研究所报告的证据与管理当局运用会计判断来增加基于盈余的奖金报酬的结论相一致。例如,盖准等()发现,大型跨国公司分部的经理在无法达到其奖励计划规定的内部盈余目标时,或按照报酬契约计划的规定达到最高奖金限额时,他们更可能递延收益。希利()和霍索森等()指出:相对于具有可比经营业绩但末设置奖金上限的公司,设置奖金上限的公司在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更可能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采用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
操纵预算结果的另一种方式则是做假帐,使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固然有种种原因,但长期以来以单纯财务指标和预算目标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系统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因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导向作用。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一个网络软件公司公司,发现在年到年期间,该公司虚增利润亿美元,通过调查认为该公司的管理及销售人员主要是“为了达到和超过公司的内部收入及利润目标”,进行了不当的会计处理和数字操纵。《商业周刊》曾报道过公司的数据操纵:“在年销售预算的压力下,管理人员发出一些没有要求的定货,强迫分销商买进两年的库存,同时向分销商保证,在他们卖出产品之前,不必付帐。”另一个例子是华尔街日报于年月日刊登的,生产音响设备的公司的韩国分公司,在年月到年月期间报告销售收入为亿美元,但其中是虚报的。据报道,为了得到实现销售目标后的丰厚奖金,韩国公司的经理人员运用了一套极其复杂的方法来粉饰实际业绩,其中最恶劣的一个方法就是将银行贷款资金直接记为收到的顾客货款。该公司的一个高级经理由于实现了预算目标得到了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奖励,当然后来被解雇了。
管理者为了实现预算目标而作出种种非理性的短期行为会直接影响公司价值。如某公司的管理者为了实现本年预算目标曾在月份宣布将于来年的月份将产品价格提高,虽然产品价格需要调整,但月份并不是最佳时机,但是为了刺激公司顾客为避免价格上涨带来损失从而提前定货,管理者已无暇顾忌其行为的战略影响。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以目标实现为基础的奖励所致。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不尽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和报酬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失去其行为激励的初衷。
阻碍了绩效的持续改进。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获胜,组织的持续改进()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紧的预算控制思想约束着企业对环境的适当反应和灵活性,限制了业绩的持续改进。以爱立信公司为例,多年来该公司一直运用着传统的预算控制方法和程序,但到了世纪年代初期,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开始意识到这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电讯市场,管制在不断放松,技术创新的速度在明显加快,竞争对手蓄势待发,这些变化都要求公司必需顺势而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管理人员不可能再运用上一年度确定的数字来进行经营控制。爱立信公司对预算管理进行了重构,逐渐放弃了紧的预算控制,使预算与环境有了更大的互动性,正如其财务总监所说的,“我们对预算细节的关注少了,而对市场的变化关注更多了。”预算紧控制使人们仅仅关注如何完成预算而且不是怎样最大程度的挖掘潜力(在很多预算中过于出色的完成预算的一个结果就是下期更为严格的预算目标,因此人产都会留有余地),或怎样更好的去适应环境的变化,预先设定的目标使预算实际上不仅设定了增长的上限,同时也设定了成本降低的底线。
三、组织创新对预算紧控制模式的影响
Tag:经验交流,学习经验交流,班主任经验交流,常用公文 -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