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健全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服务体系。一是加强与高校及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加强我区各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着重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提供适应产学研合作需求的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降低我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率。二是引入一批熟悉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服务、管理咨询、技术经济评估、市场营销等知识型服务企业。鼓励高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科技人员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各种服务。鼓励高校驻禅城办事处、研究院等机构开展产学研结合中介服务机构。
www.xuexue6.com4.完善产学研结合政策保障体系。一是认真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粤府〔20**〕88号)等文件精神,每年组织一批禅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申报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切实营造良好的产学研结合政策环境。二是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禅城的决定》、《佛山市禅城区建设广东省新型工业化科技示范区实施方案(20**-20**)》等政策文件,落实各项任务,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形成具有禅城特色、符合禅城实际的产学研结合政策保障体系。三是加强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管理。认真落实禅城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意见》和《禅城区发明专利资助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内容,组织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专项工作。对于产学研项目产生的发明专利,政府给予专门经费资助,用于发明专利的申请、保护和推广应用。优先选择产学研结合紧密的企业作为我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我区建设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区域的成效。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切实保护产学研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二)创新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方式,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1.实施改造传统特色产业的产学研结合示范项目。一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从高校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我区现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陶瓷陶艺、不锈钢、针织童装等行业信息化应用,与高校合作建设中国陶瓷网、华夏陶瓷网、华南针织网、中国不锈钢网、国际童装网等,依托网站建立部属高校行业性的成果信息数据库。各专业镇建设3至5家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企业。二是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借助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建筑及家居环境设计、广告装潢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等产业;利用先进的三维动漫技术、影像视频技术等,研究开发“石湾公仔”、“佛山童装”等动漫化产品。
2.实施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产学研结合示范项目。一是建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扶持一批企业,开发一批技术,推出一批产品,培育一批品牌,总结一套经验,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等约束性目标的实现。二是推动全区企业与高校合作,重点实施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循环经济项目。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建筑陶瓷生产工艺优化技术的循环经济示范工程,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循环利用物料,减少环境污染。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传统制造业废气回收利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推广先进清洁生产技术。
3.实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学研结合示范项目。一是推动重点发展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我区开展省部产学研结合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包括:光机电一体化、精密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绿色家电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每一个重点技术领域,分别选择一批部属高校与禅城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形成若干个以技术领域为标志的产学研结合研发集群,切实提升禅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二是重点抓好精密制造产学研结合研发集群的试点示范工程。依托华南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院和禅城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精密制造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包括与清华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开展的陶瓷砖成套设备生产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的“数字印花设备的精密微制造技术研究”、与湖南大学合作开展的“立方氮化硼精密加工工具”等精密制造技术项目。逐步启动实施一批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绿色家电等领域的产学研结合项目,形成若干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学研结合研发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