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整治一提高”的主要实施内容
1、组织领导
组 长:吕建民 李百山
副组长:周鹏飞 汪立兴 应为民 蒋建军
成 员:胡晓峰 倪文海 诸盛彪 孙绍荣 缪小国
方毅新 陈 军 孙建龙 施建萍 李昌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汪立兴
副主任:倪文海 诸盛彪 孙绍荣
成 员:李中华 张 忠 刘志农 叶国友 邵忠民 胡彬
2、实施内容
(1)整治畜禽粪便污染
科学规划畜牧业发展,合理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优化养殖布局,控制养殖总量。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比照工业项目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登记制度。禁养区内严禁畜禽养殖,限养区内原则上不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因地制宜采用农牧结合、“能源环保配套”等治理模式,全面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生态养殖场和畜牧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根据我镇生态镇建设规划,将渌渚江、新浦溪和阆坞溪流域划定禁养区。各行政村要搞好村庄环境卫生,对零散畜禽养殖户动员圈养。与村内的养殖户签订责任状,做到场内圈养。对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求污染整治,采取猪粪沼气化处理等多种方式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应加强对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清洁生产审核,将畜禽粪便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生态农业、农家乐果园等生态旅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2)整治生活污水污染
主要是因地制宜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方式,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按照区域一体化的要求,加快实施截污纳管,实施集中处理。对新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因地制宜采取纳管、氧化塘、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等处理技术,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将农居生活污水作为净化池原料,在严格缺氧、兼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大幅度降低污水的COD浓度,使出水水质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处理后的排放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或达标排放。
各村要首先消灭露天粪坑,鼓励村民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其次加快各村集中式污水处理池的建设,对于所有通过生态村验收的行政村,原则上必须建设相应的生活污水处理集中装置。
我镇由经济发展办负责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在不具备纳管条件的范围内,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4个,在20**年前,对各村进一步明确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治理,采取无动力厌氧等方式处理,并新增3个点。
(3)整治垃圾固废污染
主要是以镇、村为责任主体,继续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农村垃圾乱扔乱倒乱堆的现象。建立和完善工业废物特别是中小企业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防止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渌渚镇各行政村生活垃圾固废要统一收集,日产日清,建立村保洁员队伍,实行户户有垃圾桶,组组有垃圾收集员。在现已投入资金200万元完善垃圾收集系统,制定《垃圾收集运管及保洁工程》方案,各村配备保洁员共57名的基础上,要统一按照“户集、村运、镇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农户将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投放在垃圾箱或垃圾筒内,镇政府将统一清运的垃圾进行分检处理或装送到富春江环保热电厂进行处理。要进一步完善“户集、村运、镇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方式,各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4)整治化肥农药污染
主要是以科学施肥用药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化肥特别是氮磷流失,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开发使用有机肥,通过发展绿肥种植、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改进畜禽粪便处理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按照“一减”(减少农药用量)、“二控”(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农药残留)、“三保”(保护人畜安全、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继续巩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成果,大力推广应用新药械、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继续扩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示范区范围,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Tag:工作方案,接待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格式,常用公文 - 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