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市镇两级燃气主管部门的努力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燃气企业的配合下,我市的燃气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燃气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对燃气违章经营现象巡查不够,整改跟踪不够彻底;不合格钢瓶还未彻底杜绝;个别燃气经营企业的储配站安全距离不足,缺乏安全技术人员等等。
二、对今后我市燃气市场管理的建议
今后,我市燃气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规范燃气市场的经营和燃气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切实清除安全事故隐患,遏制和杜绝燃气事故的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燃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努力构筑市镇两级管理模式,把我市燃气管理工作推上新台阶。
市建委作为全市燃气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市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依靠各镇建委的力量。各镇要安排一名领导分管,配备1—2名专职或兼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制度,密切配合市建委,加大我市燃气管理的力度。
(二)加大燃气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针对我市个别燃气企业和部分燃气销售点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的情况,今年,要重点落实三个层次人员责任制:一是由市建委与各燃气企业法人代表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二是由燃气企业法人代表与气库、销售点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三是由销售点负责人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切实为我市燃气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四是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安全隐患。
(三)加大执法力度,杜绝违章行为。
管好燃气市场,最根本一条就是要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对违法违章者按章处理。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监察队伍优势,并协调市有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齐抓共管,对无《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固定或流动经营者,对给无证经营者提供气源、充装过期瓶、不按规定重量充装的气库,对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及未领取《广东省燃气使用许可证》的自用瓶组供气单位,对骑压和挤占管道燃气管网的单位和个人等,进行执法,坚决杜绝一切违章、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
(四)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是抓好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今后,市建委将委托市燃气协会联合市有关职能部门,对燃气企业、销售点各工种的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要配合清理整顿燃气销售点工作,对全市的燃气销售点的收瓶送气工、运输人员进行联合培训,经培训合格人员发给上岗证,穿着规定颜色的制服,实行统一管理。
(五)严把企业资质年审关,确保燃气企业资质上档次。
针对我市个别燃气经营企业的储配站安全距离不足,缺乏安全技术人员等情况,我们将在今后的企业资质年审工作中严格把关,对在安全条件、消防设施、专业技术人员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该要增加消防设施和配备工程技术人员的,就要立刻整改,按要求增加和配备,该搬迁的要搬迁,该停业的要停业,决不迁就。
(六)巩固、扩大清理整顿燃气市场工作成果,做好核发《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工作。
去年12月,我市清理整顿燃气市场工作领导小组按上级的要求,对全市120多家燃气销售点进行资格审查。目前,我委加快对整改后符合条件的销售点进行施工验收和核发《广东省燃气经营许可证》,争取尽快完成我市清理整顿燃气市场的任务。
Tag:考察报告,干部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