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13个乡镇均已实行了“4211”工作机制,在此次换届时应按“4211”工作机制要求配备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通过配强干部,真正体现“4211”工作机制的效果和目的。班子领导职数应为大乡18名,中乡16名,小乡14名。乡镇党委委员职数11~13名。其中,大乡13名、中小乡11名,具体由书记、副书记(含政法副书记、纪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常务副乡镇长、人武部长、组织员组成;乡镇党委副书记职数5名。乡镇长、纪委书记应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
(二)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建议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在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则要严格经过民主推荐,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获得足够党员提名的决不能作为党代表的候选人。
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党员提名的有关操作规则,进一步加大党员提名的力度,保证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广泛地反映党员的意见。产生方式可参照党内选举的方法进行。即选举人投票选举候选人,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人数时,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取名额;如果最后几名被选举人得票数相同,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就得票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以得票多者为当选;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当选人数接近应选人数,在征得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组织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要以比应选人数多20%左右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并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差额选举;对乡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1—2人,至于多1人还是多2人,由乡镇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必须坚持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有利于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竞争原则;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 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建议
使党代表的作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得到较好地发挥。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发挥好党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会后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每年或半年参加一次代表大会。一方面党代表可将收集到的本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的代表大会和乡镇党委反映;另一方面听取和审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以及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衔接的建议
目前,乡镇党委将改变过去3年的任期,与县市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可以说,与过去相比,乡镇组织承上启下作用会更突出,位置更显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班子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的。因此在5年的任期换届中,县市应先换届,乡镇后换届,这样做到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工作的衔接,同时促进县市要选配好乡镇班子,也有利于县乡工作的步调一致,致力于共同发展社会事务和经济。
在县、乡镇党委换届中班子调整是通盘考虑的,班子配备是党委、人大、政府一起调整配备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员原则上应干满一届,而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是继县、乡镇党委换届后而来的,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达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届中调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相衔接。
(五)推进干部交流建议
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这次换届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在本乡本土任职的;需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继续坚持从党政机关中挑选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农村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