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添固本强基工程新内涵、新活力要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农村党组织要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党员及党员干部要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城市中的农村的发展着土地资源、劳力资源丰富和政府政策倾斜等诸多优势,各基层组织要立足现有的优势,根据农民的本质特点,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坚持特色产业留下来,劣势产业退出去,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要按照种植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加工系列化的要求,鼓励扶持种、养大户,初步形成了区域布局。同时,应正确处理好 “洗脚上田”后农民发展观念向工业化发展的转变;正确处理好立足沿街档口做生意向厂房经营的转变;正确处理好人们进入城市中心发展向立足本地区投资设厂的转变;正确处理好自吃其力向引进外资外力转变,促进农村集体与农民个人的共同发展。
2、注重基层民主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要按照基层民主建设由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要求,推进政务、居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农村居委的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小组长会议、党员会议、居务公开报告制度。推进居务公开,健全和完善涉农居委集体资产报告、财力公开、审计监督等各项制度,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推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并认真组织落实实施,用制度规范约束农村的行政办事行为,使村民对居务的知情、管理权、监督权得到保证。
3、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让广大村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教育他们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关注和帮助知法困难群众,全力维护社会公平;要支持司法部门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发挥司法作用,树立大调解、大司法、大服务的思想,开展法制教育,坚决破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和“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应通过行之效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法制图片巡回展览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切实解决目前有些群众法制观念混乱局面,转变个别群众认为“别人可占地我也可占地,别人拆除后我再拆除”、“别人欠款还后我再还”的错误想法。
4、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处理村民的各种利益关系,能够及时消化彼此间的内部矛盾,解决分配不均,损害集体利益,损伤村民利益的事情。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要做到:一是要更加用心用力去关心弱势群体,着力构建募捐救助、送温暖的长效机制。当碰到群众有特危、特困的应及时组织援助。二是要提升和健全就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并重的就业政策,创新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实施积极就业。重视特困群体的就业再就业问题,建立对困难群众就业的援助制度。三是关注民生,纾解民困、关爱弱势群体,不断完善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实施应保尽保。四是要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村民参加“医保”率。要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更好的发挥效益,对已经参保的村居,不要单纯局限于村居的两委干部,要侧重使村民参与投保,使“医保”发挥效益。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区委提出的“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的思路,努力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下, 逐年向居委资金投入,大力推进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的“五改”工作,逐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和企业的投资环境。
(二)构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1、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要加大对社区党员活动场所的建设的投入,建立社区党员活动中心。坚持以教育、服务为宗旨,以党员活动中心为阵地,经常性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认真开展各个时期的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围绕搞好社区服务,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开展扶贫解困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深化教育。流动党员要围绕自觉增强党性和法纪观念,不论身置何处,都要严格自律,不忘履行党员义务方面深化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严格按照党员标准,重点发展年纪轻、文化高的优秀青年入党,不断优化党员队伍,从而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党员队伍。完善社区建设工作体制。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怎么写,农村调研报告,报告总结计划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