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浦镇位于象山县南部的南田岛上,陆地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3.4万,20**年工农(渔)业总产值20亿元,农渔民人均收入6000余元,为宁波综合实力强镇之一。境内山峦挺秀、港湾交错,公路成网、码头纷阵,汽车轮渡与陆地相连,土特水产久负盛名,船舶交易,华东第一。海岛地理位置决定其经济以渔业为主,经济模式较为单一,交通不便又阻碍了发展的速度,经济薄弱影响着整体知识水平,因此,加强其法制建设,争创法治镇是经济建设的一个保障,对其发展可以说是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一方面层层深入,各方各面把握鹤浦镇的法制状况,另一方面在法制状况调查中通过口头交流了解了不少乡镇老百姓用法律维护权利的事例,而且在调查交流、做法制问卷调查表过程中,启发村民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希望我们以实事求是、严谨分析态度得出的调研结果对反映乡镇法制状况、指导乡镇法制建设、提高乡镇法制水平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结构寻访式问卷设计
法制集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掌握程度、用法效果于一体,针对法制的特点,采取主客观两方面的调研,一方面以无结构走访式交流和实地考察形式,了解村民的真实的法律意识和用法维护自身权利的事例、效果,并通过初次走访交流,把握大致情况,为进一步调研的法制状况问卷设计准备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在把握初步情况下,精心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客观而又量化地反映法制状况。
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如下:设计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学历基本情况,以便对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人的法制状况进行分析;问卷共二十三题,分法治评价和基础性法律知识两个方面,1—9题是法治评价,主要反映村民的用法意识和对公检法的评价。10—23题是跨宪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犯罪、老年人权利保障、妇女权益保护、土地管理、行政复议等与乡镇村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题,通过正确率更加直观地反映其法制水平。
将无结构灵活模式和问卷调查紧密结合,层层递进,互相补充,注重调查的层层推进,深入细微,注重调查的典型情况的把握分析。具体安排如下:首先以走访交流、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乡镇的法制状况特征有大致的把握,然后根据初步走访获取的资料制定法制状况调查问卷,再次走访村民并做法制状况调查表,第三轮针对不同职业如在镇政府、派出所、计划生育服务所、中学等工作或学习的人,分四组以填写法制状况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共计45份问卷调查都是以亲临走访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可以确保100%的回收率以及填表的质量和真实性。
完成为期五天的层层深入调查后,才真正进入整理和分析阶段,如实地反映鹤浦镇法制状况。
二、问卷统计及分析
问卷调查是我们此次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赴鹤浦小分队经过第一天的摸底调查后,设计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居民法制状况的调查问卷,共二十三题,其中,针对法制状况总体评价的九题,基础性的法律知识十四题。总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率100%。我们的目的是想对生活在浙江第二大岛,宁波市第一大岛——南田岛上的居民的法律意识有个总体的把握,那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也是涉及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如:婚姻法、土地法等等;同时,我们甚至希望能够开掘一下比较少受外来文化影响的本土法律资源,探索本土法律文化,这部分也体现在后来我们对一些村民自治条约的分析研究上。方便起见,我们对问卷调查反馈的数据作了比较分析,现阐述如下:
(一) 总体法制状况的统计结果分析
在问及对我们国家常用法律的了解程度时,46.7%的被调查者选“了解”,有51.1%的人表示“不太清楚”,这说明在海岛上,还是有超过半数的居民对法律处于模糊印象状态,让他们知其然或许还可以,但要知其所以然就有些困难了。
在问及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法制时(多项),有77.8%的人选择电视,53.3%的人选择教学,这说明媒体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法律的窗口,媒体所肩负的宣传法律,教育大众的责任是非常艰巨的。另外,教学途径占据了居民选择的第二位,可见学校法制教育,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都是必须坚持下去的,尤其是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亟待加强的,这样能切实的预防青少年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