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新农村建设点通过“六改四普及”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了优化配置农业要素的有效载体。
二是农村生活环境进一步美化。村庄里道路通畅,农居清洁,院落整齐,厨厕卫生,生产生活区严格分离。农民朋友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田园城市”生活。
三是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建设村级办公室,内设图书室、卫生医疗所、文体活动室、三农服务中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等,村办公室成为了村民的商业文化活动中心,从而改变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朋友的生活质量。
四是农民思想观念有了转变。建设新农村是引导农民追求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过程。因此,我们突出以人为本,把全面提高农民朋友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通过在新村开展的各种培训,农村沿袭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习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农民已逐步融入了新农村的新生活,在新生活中树立了新风尚。
五是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干部与广大群众的交心谈心,真诚沟通,以及对他们生产生活的热心关心,真情相助,我们了解到了群众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通过实实在在的帮农助农,让群众对机关干部有了发自内心的感激。从而加深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
(三)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去年,我省启动了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为使这一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以便于上级审计、财政、扶贫等部门对各地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项目建设情况、效益发挥情况等进行实时的监测,省办要求将各重点村所申报的扶贫开发项目及其批后的实施情况一一登录到互联网的专门网站上,为此我办派出专人接受了培训,日常工作也有专人管理,为我市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基线调查细致开展
基线调查是上级部门为了及时了解扶贫开发重点村群众生活状况、掌握他们贫困的准确数据而开展的一项综合性的抽样调查工作,为国家制定扶贫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按省办要求,我们对黄金乡前程村50户农户及相应人口的基本生活水平线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历时半个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上级部门交办的任务。同时还认真配合省办做好扶贫监测评价系统测试工作。
(五)认真做好扶贫培训工作
为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我办与瑞昌鑫市诚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并报九江市办批准,将瑞昌市鑫诚劳务派遣公司作为九江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规范化和规模化。20xx年我办共举办科技培训3期,培训贫困群众221人次;20**年度劳动力转移培训170人;20xx年度劳动力转移培训88人,组织劳务输出2300 人。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方面我们主要是采取定单培训的方式进行开班,从而达到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在提高贫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引导贫困群众靠科技手段致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积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各项中心工作
一是招商引资任务全额完成。为完成今年1000万招商引资任务,年初主任办公会就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要求在人力、财力上优先安排,通过加强服务,促成以商招商;广收信息,抓大不放小;发挥资源优势,用活扶贫政策等措施,全年共引进新项目1个,投资额200万元,凤竹增资1.3亿元。二是创卫工作长抓不懈。20xx年是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卫生是城”验收之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创建办的具体要求。我办为巩固前期创卫成果、确保检查达标,作了以下工作:首先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由于受灾后重建的影响,一些居民忽视了创卫要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随处乱到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我办对责任区内居民进行了上门宣传和发放宣传单。其次是加大投入,确保达标。为保证创卫工作见实效,一方面出资对责任区部分路面进行了硬化,另一方面还出资请保洁员对责任区进行全天候保洁。三是移民安置工作扎实推进。结合11.26地震灾后重建,由我办牵头的茶山移民安置点建设工作已步入尾声。到目前为止,共安置灾民106户,全部建好一层,并完成了80%以上的水、电、路、下水道等配套设施工程,60%以上灾民有望年前迁入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