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茶果站工作总结2
二〇xx年,我站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川东特色农业大县奋斗目标,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出色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水果面积达15.288万亩,产量10.55万吨,其中柑桔面积12.338万亩,产量7.6532万吨,茶叶面积4200亩,产量240吨,其中优质茶80吨。现将我站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组织领导,精心安排。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支部书记张波任组长、副书记唐小平任副组长,董代渠、陈小方、蒋世洲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董代渠任办公室主任兼活动联络员;二是制定《xx茶果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三是设置活动专栏和意见征求箱。
2、宣传发动,及时动员。站支部组织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同时融会贯通地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了人人有笔记、学后有心得、工作有起色,最终实现了思想统一、能力提升、队伍廉洁、机制灵活、高效服务的目的。
3、学以致用,促进工作。一是采取全站职工集中学习、分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网上在线学习等形式,在全站迅速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二是营造学习氛围,下发了学习资料,交流学习心得和读书笔记;三是将学习活动始终贯穿于工作之中,做到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种阻碍创新和发展的落后思想逐步破除;二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学习风气更加浓厚,促进了全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理
我站地处渠城交通要道,前综合楼因年久失修,外观陈旧,严重影响渠城市容市貌,在此次全县环境综合整治中,多次被县上领导点名批评,列为重点整治目标。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我站重点对前综合楼进行了亮化美化:一是对阳台重新嵌贴瓷砖;二是对原住户乱搭乱建的雨棚等进行拆除;三是阳台全部安装铝合金门窗;四是对办公环境脏乱差进行了彻底整顿。
三、果树业务工作
1、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今年,xx茶果站进一步加大了茶果无公害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一是鼓励全站科技人员与果农接对子,深入农户家中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解决他们在水果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二是组织技术骨干送科技下乡,接待果农咨询20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000余份。三是召开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培训会10次,培训果农2000余人。四是积极参加新型农民培训,共计培训果农2250余人次。五是柑桔新植推广“四大”即:“大窝”--柑桔定植前均要进行立地条件改造,改土时开挖大坑,遇有硬层须爆破改土;“大肥”--大坑挖好后,分层压足25公斤土杂肥和2公斤磷肥和2公斤菜枯作底肥;“大水”--苗木定植后,灌足灌透定根水;“大苗”--一律定植两年生容器大苗,保证一年栽树,二年试花,三年挂果,四年丰产。
2、重点抓好柑桔品种改良。20**年,我站一是在25个柑桔主产乡规划高换5000亩,指导每个主产乡镇各建立高换示范点一个,面积100亩以上;二是积极推广果园深翻扩穴、果园生草覆盖、整型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对低产果园进行改造,全年共计改造5200余亩,超任务完成低产果园改造200亩;三是抽派生技科同志到25个柑桔主产乡镇规划新植柑桔面积10000亩,主要品种为:杂交柑(天草、春见、日南1号)、太田椪柑、福本脐橙、特罗维塔、卡拉卡拉等。今年上半年在xx鹤林乡、巨光乡规划栽植柑桔良种苗木10万余株,2500余亩,并带动清溪场白花村栽植良种柚14万株,2800余亩。今年秋季又在中滩乡、城南乡、三板乡规划栽植5000余亩,全年共计新植10300亩,超计划完成300亩新植任务;五是狠抓柑桔营养钵育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柑桔营养钵育苗是我县实施柑桔产业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我站在三板乡现代农业科技园建立柑桔营养钵育苗基地,规模60余亩。今秋嫁接33万株,成活率达95%以上,出圃柑桔容器大苗85000株,集中成片栽植1700余亩,另有10万株30公分以下的计划在明年5月份春梢抽发后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