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柑桔新品种展示园和鹤林乡特色水果基地建设
一是加强三板乡大石村柑桔新品种展示园的管理。该柑桔新品种展示园于20**年春规划建设,面积110余亩,定植柑桔新品种营养钵大苗11个品种共计9600余株,成活率达100%,为确保今年试花挂果,xx茶果站指派专人负责指导果农进行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幼树整形修剪等工作。通过展示园的示范带动全县果农进行柑桔标准化生产,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鹤林乡阳山村、檀木村早熟苹果—南部魁和日本甜柿特色水果基地建设。该基地面积800亩,分别定植南部魁苹果600亩和日本甜柿200亩。今年3月19日,xx茶果站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光伦教授来鹤林乡为果农现场传授水果栽培管理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xx茶果站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在鹤林乡驻点,指导果农进行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等,保证该基地建设一举成功。
七、积极推广培训柑桔留树保鲜和贮藏技术
四川广元旺苍柑桔生蛆事件发生后,全国柑桔销售一落千丈,价格极低,直接影响到了广大果农的经济收入。xx是四川省柑桔生产核心区之一,也是主产区之一,今年可产柑桔7.25万吨,其中早熟蜜桔1万吨,橙类3.67万吨,柚类0.35万吨,椪柑0.4万吨,杂交柑0.55万吨。我县早熟蜜桔在蛆柑事件前就已基本销售完,基本没有受到波及,但还有较大数量中熟的甜橙类、椪柑类、杂交柑类等共4.97万吨将集中于11月中旬—12月下旬上市,销售形势异常严峻。按照农业部、省政府、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我站抽调业务技术骨干在全县培训推广柑桔留树保鲜及贮藏技术。一是对全县23个柑桔主产乡镇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组织编写印发柑桔留树保鲜及贮藏技术小册子1万份;三是与电视台联系,争取连续20天每晚播放柑桔留树保鲜及贮藏技术;四是由xx茶果站技术人员到23个乡镇集中培训果农5000人次。
八、精心打造xx无公害茶叶基地,树立“硐茶”品牌
xx茶果站抽调茶叶技术骨干对荒芜的xx卷硐乡卷硐村茶场进行承包经营。该茶场面积120余亩,多年来由于缺乏管理和科技投入,茶场处于荒芜状态,xx茶果站承包该茶场后,按照无公害标准进行改造,通过基础设施改造、除草施肥、整形修剪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目前该茶场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今春,该茶场已加工和销售无公害茶叶500公斤,其中名优茶200公斤,一级炒青300公斤。同时xx茶果站申请注册了“硐茶”商标,并制作了精美包装,其“硐茶之宕渠春苗”上市供不应求。
九、积极开展青脆李资源普查,保护利用地方名优品种
青脆李是达州市的一个地方特色品种,清脆可口、酸甜适度,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青脆李在全县零星栽植,规模化程度低,其中尤以板桥乡与三板乡种植最多。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我站今年上半年在全县开展青脆李资源普查,对优选单株进行造册登记,收集图片资料,同时抽调专人对优质青脆李单株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等方面进行观测记载。7月10日,我站组织有关人员对板桥乡鼓锣村三社赵兴武家的优选单株青脆李果实进行初步鉴定,该品种品质上乘,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前景,系我县青脆李品种中的姣姣者。7月11日,我们将该品种送达州市参加全市优质青脆李品种评选活动,最终名列第五名。
十、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些年来,我们加大了科技推广和试验示范的力度,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一是在近几年推广柑桔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xx无公害食品锦橙》等四个地方标准通过县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二是“xx锦橙地方标准研究与应用”课题于20**年5月27日顺利通过达州市科技成果鉴定,7月中旬,我们又将该成果申请达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是认真组织实施“柑桔新品种营养钵育苗研究与推广”科研课题,组织成立了课题小组,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收集第一手资料,为明年项目结题验收做好准备。
十一、来年的工作重点
一是认真抓好茶果生产技术推广;二是进一步抓好鹤林千亩特色果园和新品种展示园后期的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肥水管理等工作;三是加强柑桔高换后的管理,全力打造巨光柚子专业乡;四是集中精力抓好柑桔新品种营养钵育苗基地建设,保证完成33万株枳橙砧木苗的排栽嫁接工作,同时力争20**年出圃无病毒营养钵大苗20万株以上;五是继续抓好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六是加强xx无公害茶叶基地建,精心打造“硐茶”品牌;七是积极推广培训全县柑桔留树保鲜和贮藏技术,把蛆柑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八是抓好政治思想、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
xx茶果站
二〇xx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