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工程”上,我们一方面抓工业废气减排,一方面抓遏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明珠电厂15.5万千瓦和广保电厂5台4.5万千瓦的火电机组已经关停;添利公司总功率达4.5万千瓦的小柴油发电机组已经停用,使用市电。07年与06年相比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454吨,削减量占全区排放总量的13.6%。我们在开发大道保税区门口设立的机动车排气路检点,至今共检测车辆4268台,发出超标车辆《改正通知书》758份,由区交警大队处罚超标车辆745台,扣押无牌无证车辆62台,遏制了黑烟车、超标车对我区大气环境的污染,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三)抓“创卫”,建机制,促环境优美
全年保洁市政道路已达806万平方米、河涌水域130万平方米、公共绿化348万平方米;清理乱粘贴223287张、乱涂写9328宗、乱拉挂5673宗,面积5100平方米;严格控制临时性户外广告审批,全年只审批通过33宗;主要街道全部实行16小时保洁。区内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共清运垃圾3万吨,其中清理城中村垃圾1.4万吨。对东西基桥底、生活区桥底、秀丽小区、广深铁路、开创大道等156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整治,清理余泥垃圾共112吨36万平方米,清理联众厂内生活垃圾4万立方米,使区内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今年广州市“三创”工作综合考评和市容环卫杯考评中,我区综合排名较去年和年初均有提升,获200x年度广州市“城中村”环境卫生管理第二名。
我局以“创卫”为契机,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初步建立市容环卫工作长效机制。永和、东区垃圾压缩站和保洁所已进入施工阶段,明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九佛、镇龙垃圾压缩站和保洁所,以及科学城中型垃圾压缩站已列入建设计划,完成初步选址;石桥余泥渣土排放受纳场已完成建设;首期新(改)建村厕、垃圾收集间已建成18个,正在施工99个,还有58个在做施工准备工作;新增设果皮箱1982个、垃圾桶2052个、保洁手推车173辆,垃圾运输车辆2台。
为确保创卫工作目标的实现,我们针对二元化结构突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比重较大、环卫保洁力量不足、环卫设施欠账多、垃圾收集系统不完善、居民和外来人员卫生意识薄弱等实际,始终坚持“以创卫促发展,以创卫促建设”的宗旨,采用“长短结合、以长为主”策略,通过“五建立、二加快”,即:建立分片挂钩负责制、建立环卫责任区制度、建立环卫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环境整治奖惩激励机制、建立环卫巡检巡查制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中村环境整治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区城区和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我区“创卫”暗检和明检工作扎实,得到市政府好评。
(四)强自身,抓执法,促环境安全
我局依靠科技强化监督执法力量。投资300多万元的应急监测车、车载气象色谱仪、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便携水质快速测定仪、烟尘器测试仪已配置到位;10条重点污染源水质在线检测设备重新修复使用;东区、永和、西区、科学城、中心区和九龙等6个大气子站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800万元的数字环保系统已完成设备采购和现场装修配置,正在完善数据库,已初显成效;250万元标准化实验室设备已完成招标和采购订货。有了这些先进监控监测设备,增强了我局督查环境违法行为的手段,较大地提升了我局环境管理能力。
今年,我局共对违法排污企业做出行政处罚20宗,其中责令停止生产的16宗(含区政府责令关闭、停产整顿的各1宗),罚款10宗,共罚款34.2万元;发出违法行为改正通知书178份;处理环境污染投诉件261宗、办结率为100%,切实解决了一些污染扰民问题,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了环境安全。我局对长期违法超标排污的广州普林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星源电镀厂上报市局挂牌督办,促请区人民政府责令两单位停业停产。以政府提供污水站技改扩建用地,排污企业自筹建设资金的模式,我局正抓紧促进位于流溪河流域的广州添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并同时解决云坪工业园企业废水处理问题,促进广州准饮用水源安全。排放含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废水的岭头电镀总厂通过协商评估及补偿4200多万,已于12月停产。
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我局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不分昼夜快速反应及时组织处理。在解决九龙镇无证运输危险废物的货车翻车,造成镇龙埔心合作社农田污染的事件中,我局协调各方,积极调处,使污染事件妥善处理;针对本市第三宗环保刑事案,从严查处了违法人员在镇龙汤村倾倒废油渣危险废物,造成塘鱼死亡的案件;针对《南方都市报》报道的“4.26乌涌红水跨区污染事件”以及“10.22南岗涌死鱼事件”,我局及时查明污染源并公布调查结果,消除了负面新闻对我区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