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5%,消除文盲,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以下。
4、民主法治建设:农村广泛民主和法治。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民自治和乡镇人大会制度完善;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干群关系密切,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稳定。
(三)生态建设预期目标
1、自然资源保护:林地总面积达到7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生态农业有较大的发展。
2、环境质量:农村大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GB3095—96一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达到GB5084—92标准。
第三部分:“十一五”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1、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蔬菜总面积稳定在30万亩,蔬菜总产量12亿公斤,保护地由23万亩增至30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由5万亩增至12万亩。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达到30万亩。重点建设4个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园区:一是以北田、庄子、长凝为重点,建设10万亩茄果类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二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为重点,建设10万亩结球类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三是以郭家堡、修文、张庆、长凝、东赵、北田等为重点,建设8万亩设施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四是以潇河两岸为重点,建设5万亩出口加工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外运基本实现冷藏运输,冷藏量达到2亿公斤。
红枣面积稳定在目前的30万亩,到20**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总产量达到2.25亿公斤。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重点抓好乌金山镇罕山、北田镇南梁、长凝镇涂河、东赵乡龙门河、庄子乡西白线5个双万亩生态园区建设,“四个一”种植模式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
养殖基地:奶牛由目前的8000头增至3万头;生猪饲养量由30万头达到50万头;肉羊饲养量由30万只增到60万头;鸡饲养量由270万只增至300万只。高标准示范园区由目前的40个增至60个。人工种草面积由5万亩发展到12万亩。重点建设四个优势畜产品产业带:一是以108国道沿线的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平川乡镇的瘦肉型猪、禽蛋、奶牛为主的产业带;二是以北田、庄子、什贴、乌金山、长凝、东赵6个丘陵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带;三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禽蛋产业带;四是以郭家堡、张庆、修文、东阳4个乡镇为主的奶牛产业带。
2、绿色林果产业建设
20**-20**年全区苹果面积发展到12万亩,主要分布在北田、庄子两镇,辐射周边的郭家堡、长凝、修文等乡镇。苹果优势区域内,力争晚熟品种红富士,中熟品种新红星、红星、金冠,早熟品种藤牧一号等的比例在1:1:1。产量由目前占全区苹果的33%提高到69%以上。优质果率由目前的30%左右提高60%,平均单产由500公斤/亩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贮藏果达到80%以上,加工量力争达到总产量的10-20%以上,产值力争比现在提高30-50%以上。20**-20**年以稳定面积、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为突破,占领国外市场,扩大果品外销率。
梨生产的主要区域集中规划在东赵、什贴两乡镇。品种以大力发展拳头产品酥梨和小白梨为主,适当引入发展水晶梨、黄金梨等沙梨系列和西洋梨系列。20**-20**年,梨树面积达到6万亩,同时,将酥梨和小白梨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使优势区域的产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0%以上,优势果率达到70%以上,单产达到1000公斤/亩以上,果品贮藏率达到50%以上。20**-20**后在稳定面积、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外销率。
3、优质专用粮食产业建设
20**年专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30万亩左右,亩产力争达到400公斤,专用玉米种植达到80%以上。到20**年单产提高20%以上,达到500公斤/亩,到20**年单产要提高40%,达到600公斤/亩。
20**年优质酿醋专用高梁4万亩,亩产力争达到500公斤,总产达到2000万公斤。面积、亩产、总产要分别比上年增加45.8%,25.9%,83.7%。建设300亩酿醋专用高梁种子繁育基地,年提供种子4万公斤。配套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套病害监测和防治设备,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区酿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根据市场情况,适当发展酿酒和饲草高梁及甜高梁,最终实现高梁的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提升高梁生产产业级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