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工作方面。一是,定位执行工作在政权中的职能作用,准确把握执行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科学掌握国家强制力在执行案件中的显示度;二是,做好两个转变,即:由原来的粗放式执行向精细式执行转变,由原来的穷尽执行措施向穷尽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转变;三是,建立科学的执行机制,健全了指导举证制度、执限监督制度和“四项分离”制度;四是,做到“三个穷尽”,即:穷尽执行程序,穷尽执行措施,穷尽被执行人履行能力。五是,加强保全措施的运用,将保全施于诉讼的全过程,保障履行能力,降低执行风险。
二、关于案件管理工作
案件质量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03年以来,某某法院在以调动法官主观能动性提高案件质量为主的基础上,围绕案件的质量在案件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流程信息管理。利用网络系统,从案件立案开始,将案件的有关信息输入案件管理系统,利用网络的生产功能,产生有关案件信息;输入信息和生成信息组成流程的完整信息,我们加强了流程信息的管理和运用。
二是,案件细节管理。一个案件是由若干个细节组成的,案件质量不仅仅是表现在案件的结果上,更应当体现在各个细节上。为此,我们将案件分为:立案审查、保全、立案文书、排期排庭排合议庭、卷宗移交、程序文书送达、庭前交换证据、庭前准备、庭审、证据分析、法律适用、案件结论的产生、制作文书、文书的签发、送达、案卷移送、质量评查、归档等23个环节,各个环节责任明确到人,并对各个环节做了时间方面的要求,建立了案件细节管理制度。根据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去年,我们重点对保全、送达、庭审、文书制作、文书签发、案件评查、归档等七个环节进行了强化,并制定了规范标准;今年已经开始对案件审理中证据的运用和法律适用进行强化。
三是,审限跟踪管理。案件的效率主要体现在审限和执限上,我们利用网络信息,对案件的进度进行三个阶段的提示,利用网络提醒主办法官;除网络提醒外,由纪检部门对审理进度进行跟踪,对超审限的案件及主审法官进行通报,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是,案件质量奖惩制度。对案件各个方面规定了系列质量标准,对达到标准的案件,给予业务庭适当的办案补助,对不能达到标准的案件,给予业务庭适当象征性的处罚(从办公经费中扣除)。
五是,建立了案件督导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案件质量的管理,经市编制委批准,我们成立了案件质量管理办公室,选调了四名业务和理论基础较好的人员为案件督导员。其职责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案件质量和审判的基本情况,制定和实施案件质量规划和提高案件质量的措施,随时听取庭审和案件评议,掌握审判人员审判技能,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具体加以指导。从机制上解决了质量管理的棚架问题,实现了案件质量的动态管理。
六是,案件质量评查制度。为全面促进案件质量,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由审判监督庭对已经审结的案件,进行全面的质量评查,评查结果记录在卷、通报主审法官及所在部门。并记入法官能力档案。
七是,建立了邮政110和绿色邮政。为及时了解当事人对案件全部过程的反映,在立案环节向当事人发放免费邮递信封和意见函,当事人在案件的各个环节都可随时向院长反映情况,开通了另一条了解案件质量的途径。
三、关于队伍建设工作
全院在职干警206人,干部身份123人,工人身份83人,在干部身份人员中,具有法官资格的96人,能够从事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官93人,减去行政口法官17人,实际在审判和执行一线的仅76人,从事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法官年均办理案件80件,处于负荷边缘,部分法官属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全院干警身体状况基本上是处于亚健康状态。队伍建设基本实现了“团结、守纪、实干、创新”的目标。
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围绕“高境界、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主要做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几个阶段活动的扎实开展,突出了主流理念,清理了一些不健康的和有悖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利益观;围绕公正司法,加强了现代司法理念的培养,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活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干警的思想状态更加健康,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ppt,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