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结构日趋优化,粮食作物面积相对减少,经济作物、饲草作物面积逐年扩大,综合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近20万亩,烟叶种植2万亩,推广种植饲料作物5万亩、粮饲兼用青贮玉米50万亩。畜牧业产值继续攀升,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区域特点和产业优势,农业大县向畜牧业大县转变步伐加快。全县家畜存栏64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牲畜59.6万头只,基础母畜28万头只,存栏结构更加合理。劳务输出总量达到16.9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4.9万人,外出务工收入已超过4.4亿元,劳务经济形态正在形成。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目前全县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7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13亿元,带动农户7.2万户,比去年增长31%。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获得的纯收入人均1856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指标的72%。
(五)扶贫开发、农业开发成效显著。以全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致富为目标,以千村扶贫开发和社会扶贫开发为依托,不断创新开发思路,有力地推进了产业扶贫工作进程。全年农业综合开发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新打配机电井47眼,对适宜发展棚菜的贫困乡镇建设日光温室约500个,发展冷棚500个,扶持购置基础母牛1772头,基础母羊1905只,种公羊18只,引进梨枣苗木10万株,新植梨枣约900亩。解决极端贫困人口0.6万人,解决低收入人口稳定温饱1.8万人。
三、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抓重点。年初,县政府把设施农业和奶牛两项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对乡镇重点考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纷纷出台强有力的措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重点项目目标的落实力度,千方百计地加快推进速度、提高推进质量,起到了抓重点、带一般、揽全局的效果。
2、抓推进。对全县重点项目由五大班子领导负责,实行专项推进。全县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分别由县几大班子领导负责,由12个县直单位承担推进任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一改以往的方式,如推进会议不再召开大会,而是由分管领导牵头,召集承担单位和乡镇进行推进落实。今年我县就多次召开了由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设施农业和奶牛产业专项推进会议,对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
3、抓投入。截止目前,全县农牧业产业化共投入资金9.9亿元,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投入1.4亿元,流通企业投入2943万元,基地建设投入2.5亿元。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渠道积极扩大投入,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和金融支持,上级和财政扶持资金总额达到3200万元,银行信用贷款达到7.6亿元;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引联合作,引资总额1715万元;三是鼓励引导乡村、法人、个人自筹资金,总额达到18062万元,其中乡村投资203万元,法人投资14406万元,个人投资3453万元。
4、抓项目建设。今年是我县的项目建设提速年,各级政府,各部门都通过项目建设搞融资、增投入,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县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共计35项,总投资近6亿元,其中加工企业项目达14项,总投资1.07亿元;流通企业项目5项,总投资1370万元;基地建设项目16项,总投资4.63亿元。
5、抓农民合作化。通过发展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的中介组织,以此来促进加工、搞活流通,使农民通过合作化生产经营整体进入市场,是我们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为了引导广大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目前我县发展起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小区大户等各类中介组织,其中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为主要类型的规范经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5家,经纪人1000多人,规模小区472处,种养大户近2000户。
6、抓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上级要求,县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以发展菜、牛、鸭主导产业和羊、草、菌、蚕四个优势产业为内容,制定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县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产业化,到07年实现户均一个棚的决定(讨论稿)》和《宁城县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从规模、质量、市场化与工业化、效益等多方面提出了我县05年到07年,设施农业和农牧业产业化其它重点产业目标,为今后战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指明了方向,制定了目标,提出了要求,为逐步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县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格式,工作汇报ppt,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