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年我市工业经济情况的回顾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重投入、破难题、优服务、整秩序、冲千亿”的工业发展十五字方针,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努力破解制约工业经济发展难题,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008.65亿元,成为温州市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县(市)。
(一)20**年我市工业目标任务完成良好
1、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至12月份,全市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008.65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工业利润总额38.25亿元,同比增长25.8%,增幅提升了13.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61.27亿元,同比增长17.1%。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2.7%。各项指标显示乐清市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2、工业性投资总量增长较快。至12月底,工业性投资完成55.6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完成50.02亿元,同比增长42.2%,超额完成年度工业固定资产任务数52亿元。
3、节能降耗初见成效。工业用电达2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增幅降低了1.1个百分点。至10月份我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9.8%,预计20**年我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4、标准厂房建设有所突破。20**年我市标准厂房建设:开工建设了16.8万平方米,已完成了目标任务,但完工只达6.448万平方米,未能完成任务指标。
(二)“为工业企业服务周活动”成效明显
抓好工业项目推进工作和着力解决生产要素制约问题是该项活动的重点工作。一是全力以赴推进三大产业功能区(产业化项目)建设。象阳镇产业功能区平稳进场施工。产业功能区在汤岙余村率先实现进场,工地的管理房已完成了一半工程,填方作业正有序推进。慎海头盔产业化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顺利进场填土。牛鼻洞和新塘两村完成286亩填方,其中有86亩还进行了地质勘探。经济开发区二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涉及的部分村已完成场地和道路填土施工,有的村正在填土施工,打破了6年之久的沉寂,另外两个村的干部群众思想也比较统一,前期工作基本准备就绪,即将开始进场施工。另外,天成、磐石等产业功能区的企业全部进场开工,15家企业完成竣工验收。二是工业项目推进有所进展。20**年前已供地尚未开工建设的232个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65个,开工建设率为28%;97个20**年续建项目中计划20**年竣工66个,目前已竣工项目80个,竣工投产率为133.4%。全市新供地项目33个,供地面积2255.73亩,开工建设2个项目。13个省重点工业项目,有11个项目完成供地,供地面积963.2亩。其他2个项目要实行土地“招拍挂”。三是标准厂房建设工作起步良好。我市在20**年度有限的工业用地指标计划安排中,已按照“适当向标准厂房建设倾斜”的原则,安排120亩工业用地指标用于标准厂房建设。我市在建标准厂房共6处总用地206.61亩,总建筑面积19.2842万m2,其中6.448万m2已完工,部分已进入工程验收阶段。开工建设了乐清经济开发区二期示范标准厂房12万m2和天成乡巉头村村委安置留用地标准厂房等项目4.8万m2,超额完成了温州市下达的开工建设标准厂房目标任务。四是电网建设攻坚克难迎头赶上。500KV乐清输变电工程已完成62处现场勘探布点工作,已明确现场勘探所涉土地的具体农户,500KV温东线总塔基数为103基(因改线增加1基),目前65基都已完成,正在施工增加8基,110KV蒲岐线、110KV蒲岐变、110KV象柳线、220KV乐成变和220KV茗山变、35kV七洞线等工作进展较好。
(三)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0**年,正泰集团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为温州市唯一的2家);有 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10家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15家,温州市级7家,发明创造专利1494件。
(四)品牌建设不断深入
随着“品牌乐清”建设的推进,我市企业对企业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对申报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品牌荣誉工作热情递增。20**年我市企业对通过司法途径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尤其热衷,共有16家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中,工商认定1个(华仪集团),司法认定15个。目前乐清市累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2个,国家免检产品32个,浙江省名牌产品33个,品牌拥有数量居全国县级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