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理工作
1、常规管理
一是环境管理要突出精细。由总务处和政教处(少先队)牵头,教导处协助,时刻保持环境整洁优美、设施达标完好、校风优良和谐。二是教学管理要立足实效。要牢固树立“贵在坚持、重在严格、功在养成”的管理理念,深入开展“三百活动”,扎扎实实抓好开端教育,做实过程管理。按照市教体局《关于深入开展“三百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小学校管理常规》(修订后)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计划、课表排编、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测试等环节上,从质和量上对各项指标都作出明确要求,形成常规检查、常规管理制度,检查要做好批注,做好记录,检查结果要纳入年度考核。中心学校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行月督查制度。关于听评课工作,要求校长及没有任课的领导每周不得少于5节,教师不少于2节,且听常态课,严禁单纯听达标晋级课。三是师生管理要遵循规律。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市教体局制定的“减负规定”和《作息时间表》,严格控制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努力做到学习任务堂堂清、日日清,避免盲目性、随意性、重复性的作业布置,充分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和活动时间。要科学规划学生上午课间操和下午课外活动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充沛的精力,愉快地投入学习。与此同时,要给教师安排适当的锻炼时间和项目,保证他们健康、高效地工作。
2、加强特色学校建设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深刻领会特色的含义,在全乡大力推进新教育实验的前提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讨论,选准突破口,科学规划出学校特色发展方案、实施步骤,并认真抓好落实,逐步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3、扎实做好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
9月底以前,中心学校及各学校要参照《新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实施方案》认真制定出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监控和评价内容,并抓好落实。中心校每月对初中进行一次抽测,每期对小学进行一次抽测,随时掌握、指导各学段的教学。9月10日以前,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撰写好各方面的教育教学经验材料,为层层召开质量分析会做好充分准备。
4、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管理好现有民办幼儿园。严格办园准入制度,规范办园行为,坚决取缔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幼儿园、幼儿班。
四、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要深化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积累课改经验。各学校要通过打造“书香校园” 活动,强力推进“读书富脑”工程,新学年,各学校务必筹措资金购买各学科《课程标准》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开学初中心校要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另外,要认真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坚决避免教师学习形式化,或为应付笔记检查而盲无边际的随意摘抄,理论知识学习不连贯,不系统,不实用,要采取多名教师同读一部教育专著,边读边交流、边实践等有助于提高教师兴趣的方法,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实效性,最终通过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促进新课改理念的融入和运行。同时要积极指导广大教师总结、分析、反思自己在课改中的教学体会和感受,记好教学随笔,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课改经验。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建好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第三要做实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新教育实验的“构筑理想课堂”和“建设数码社区”两大行动,通过校本教研的强力推动,努力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与学的参与程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具体思路是:全乡确立“构筑理想课堂”总课题,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即确立自己的小课题,每个学校、教研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科特点等确立相应的需要全校或全教研组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具体策略:(1)搭建交流平台,加强研讨交流。中心校建好教育博客,初中管好、用好校园网,小学积极鼓励引导教师购置家庭电脑并上网,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沙龙、举办教研论坛、组织专题研讨、创办教研期刊等,开阔教师视野,启迪教师智慧,广泛交流,形成教研合力,推动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中心校要定期对各学校在博客上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比。(2)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活动。对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日记、教学随笔、教后记等形式,撰写教育叙事,描写教学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思考,通过“为自己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心校每期举行一次优秀教育叙事研究评比活动。(3)有效开展集体教研,加强课例研究。中心学校成员和各学校班子成员要分包教研组,及时参加学校和协作区组织的教研活动,同时,要保证每月上好一节公开课,做好示范带动作用。各学校要围绕“构筑理想课堂”这一研究课题,不断改进和完善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把教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并扎实开展教学反思活动。要围绕课题认真开展课例研究工作,确立以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为课例研究的实体和中心,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课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坚决避免走形式,走过场。为方便活动的开展,两所初中统一把文科教研活动安排在周二,理科教研活动安排在周三,两所初中要互相结合,认真研究,把课程表排好。(4)以课堂教学达标晋级、达标评优活动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心校、各学校要把课堂教学达标晋级和新课程教学达标评优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扎实开展二、三级课堂教学达标验收和一级达标及达标评优教师的推荐申报工作。要以开展这两项活动为契机,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要层层开展教师赛课活动,为每一位教师搭建课堂教学改革的平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真正克服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逐步构筑理想课堂。各学校要充分发挥一级达标课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师徒连带责任制,切实做好以老带新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学年起,凡是没有参加过一次乡级以上优质课、达标课、公开课等活动的教师不具备评先表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