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青少年好思考问题,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和社会对话,和父母对话,和老师对话,和自己同龄人对话,甚至跟大自然对话。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解题〕这则简短的对青少年心态特点的表述,只是提出“对话”这个话题的背景。这材料本身并不能限制作文必须写青少年与另一方对话,真正起限制作用的是“对话”这个话题,只要所写是“有关对话”的情境、故事、价值意义的探讨,方法、技巧的研究、介绍,都可以。要求:一、是要涉及“对”,表明是双方的交流(不只是一方的倾诉,另一方的聆听);二是涉及“话”,即有声的言语或无声的心语。 〔习题〕 据有关科学实验证实,在雁阵飞行时,当第一只雁展翅拍打时,其他的雁即刻循序跟进,整个雁群依次借着固定对形飞升,翱翔。这是雁阵独特的“团队操作”。 当领队的头雁疲倦时,它会自动退居到侧翼,由另一只雁接替上升,照常飞行。而且,飞行在最后的两只雁会不约而同地有节奏地发出叫声,和前面的同伴与头雁保持沟通……不知是告慰、问安还是激励。 而更另人惊奇和赞叹的是,当某只雁生病或受伤,不得不脱队时,必定有两只雁自行留下来,跟随它,陪伴它,提供帮助和护理。它俩将与病(伤)雁患难与共,跟随它沦落于地面、山洞、湖泊等任何水深火热里,直到它“康复”或死去……
请以“雁阵”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解题〕解读雁阵,一如解读社会和人生。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传统美德却逐渐丧失,个性特征不断张扬而团队意识仍然薄弱的今天,雁阵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这段材料较长,估计受干扰的信息比较多,“循序跟进”“告慰”“激励”“帮助和护理”等都会影响对话题的整体把握,要善于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 不可任意扩大话题的概念外延,写似是而非的近义的内容。如将“诚信”写成忠义、义气,或单纯写成承诺,离得更远一点的写成老实敦厚、默默奉献、严守纪律、不亏待他人等等。 不可改变话题本身,取其局部意义。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明明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答案丰富多彩。可在写的时候,往往会偷换这个主语,只取丰富多彩,于是去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是丰富多彩的”“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进而一顿胡乱推演,又有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等等,这些都离开了话题的原意。
三是要紧扣话题的内涵,尝试多角度分析,寻找话题内涵之新义。 话题作文写作的空间比较大,但仍然需要扣住内涵,结合实际,写出特色。,因为汉语言存在多义性,可以从语词的多义这一角度去挖掘新义,以“路”为话题,如果仅仅停留在“自然的路”的角度,难以深化,如果从比喻义“人生之路”的角度来构思组材,就比较容易给阅卷者好感,容易得高分。如写“门”这个话题,写一般的门无甚出奇,但写人与人之间的心之“门”就很有创新。2002年山西长治市要求“围绕‘换位’这一话题写作”,有位考生避开师生间、父(母)子(女)间换位的老套路,将想像的触角远距离延伸,跨过国界,停留在白宫——《给美国总统的一封信》。作者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并要求布什与阿富汗儿童“换位”:“如果今天,您的国家正饱受战争,您的子民正颠簸流离,衣衫褴褛,忍饥挨饿,你会作何感想?……请听听阿富汗儿童的呼声吧!”这是作者在一种正义感的驱动下对“换位”作的深层次的思考,你说,凭作者对“换位”这一话题内涵的诠释,凭作者如泣如诉的文字,能不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吗?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篇佳作,想一想它出色在哪里。
〔习题〕要求“以‘墙’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作文(湖北天门市)
〔例文〕 院墙,我对你说 多少次,我久久地伫立在村头,纵目骋望一家家参差错落的你,每一次,我都遐想联翩,激情难已。 院墙,我问你,为什么会有你?你不能缄默不语,看到你,我的耳畔就隐隐响起一位古人的声音:“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分明是诗人在诉说对你的一腔怨忿。蓦地,我仿佛与他心有灵犀,诅咒你残酷的割裂人情,实在太霸气。 院墙,你本是“私”的屏障,我从来就很厌恶你。因此,我曾为你的倾颓而拊掌,为你的哀鸣而叫好。 天子家有你,那是为了防御“乱臣贼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