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监察、审计、财政部门也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债资金等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社保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基本建设资金等专项检查。认真贯彻《会计法》,组织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监督检查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会计秩序。
三、20**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
从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看,我县财政形势十分严峻。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重点企业亏损;骨干财源不稳、基础财源缩水;刚性支出过快,财力缺口难以缝合;财政改革进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对收支预算目标的完成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财源基础薄弱,收入总量较小,增量有限,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2、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资金调度紧张,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我县产业结构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受政策因素影响,今年农牧业税将取消,这些将对我县今后的财政增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我县地方支配财力,缺口将近300万元。
4、由于我县财力十分有限,所有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对于财源建设基本上无力支持,导致财源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5、我县缺乏稳定骨干财源,新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暂时对财政没有贡献。
6、财政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20**年财政工作思路
20**年我县财政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伊犁州党委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县全面跨入全疆经济发展快车道提供财力保障。
(一)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紧紧围绕州党委制定的各项经济工作目标,把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按照抓项目、促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投资取向,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加强配合协作,使我县项目尽可能多的列入中央及自治区支持范围,得到更多的投资支持。二是按照我县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全力支持重点企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和推动财政增收。借助昭苏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实现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四是集中财力做好财源建设各项服务工作,走“以财生财”之路。积极筹集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造招商引资硬环境;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银行资金、社会资金、外地资金,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运用财政技改资金、贴息、财政信用担保等手段,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来进行发展,培植壮大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二)狠抓组织收入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l、加强收入进度;按照财政预算收入安排,坚持依法征收,均衡入库的原则,加强财政收入分析,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保15%、争20%的目标。
2、抓好目标责任制落实;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责任制等有关规定,建立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形成人人抓收入、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抓好收入的良好局面。
3、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4、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治税;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
5、狠抓非税收入征缴;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国有土地转让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收缴到位,防止非税收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