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围棋〕下围棋。
〔肫(tún)〕小猪,也写作“豚”。
〔毁瘠骨立〕毁瘠,亲人去世时,因悲哀过度而身体受损伤的样子。毁,哀毁。骨立,极度消瘦的样子,好像身体里只有骨头立着一样。
〔灭性〕毁灭生命,形容悲哀过度。
〔青白眼〕眼睛平视就露出大部分黑眼珠,眼睛向上看或者向一边看就露出大部分白眼珠。两种看人的方式分别表示对人的尊重和轻视。
〔嵇喜〕东晋人。本与阮籍交情很好,但因为居谨守礼,所以受到阮籍轻视。
〔怿(yì)〕高兴。
〔赍〕携带。
〔归宁〕古代指出嫁了的妇女回娘家。
〔当垆(lú)沽酒〕在柜台前卖酒。垆,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沽,卖。
〔察〕知道、理解(阮籍的行为)。
〔尽哀而还〕发泄尽自己心中的悲哀才回来。大概阮籍是想找个机会发泄一下自己内心难以明言的痛苦。
〔淳至〕纯朴、单纯得很。
王羲之爱鹅
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
《晋书》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命驾就观〕动身前往去看。命驾,命人驾车,即动身前往的意思。
〔弥日〕整天。
〔固求市之〕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
〔任率〕任性、率真。
〔门生〕指依附在世族门下供其役使的人。王羲之的家族是当时的大族。
〔棐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
〔惊懊者累日〕连着懊恼了好几天。
〔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
〔重〕推崇,看重。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类人群当中,魏晋士人可以说是最有个性的一群。从这里所选编的四则魏晋士人的轶事中,我们约略可以看到他们的洒脱放达和特立独行。王子猷率性而为,心血来潮时,可在雪夜不辞路远访问友人,兴致已尽时,却又造门而不入;阮籍厌弃一切礼法规程,无论是做青白眼,还是送嫂归宁,一切都顺遂自己心意,不受拘牵;张玄与王建武的交往,虽有误会,二人却毫不为意,足见其心胸开阔;王羲之爱鹅成癖,为见好鹅,不辞劳苦,更不惜墨宝。魏晋士人风度之潇洒脱俗,从这四人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