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武汉毛泽东同志旧居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传授给我们的科学而有效的做事情的法宝,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的党课学习也同样如此。于是,在进行了半个月的党课书本学习之后,我们走向了它的另一半——实践学习。为了更多地领悟我们党的思想,了解我们党的事业,接近我们党的工作生活,周日的上午我们小组一行踏上了去向伟大领袖毛泽东武汉旧居之路。
由于对目的地的确切位置不是十分清楚,下车之后我们费尽周折,在当在居民的指引在,经过七弯八拐的胡同,我们经于来到了那座对于我们来说既神圣又充满未知的宅子。1926年11月下旬,毛泽东从上海经南昌来到全国革命的中心——武汉。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这正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的地方。他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委员等职。旧居当年是以农民运动讲习所名义租用的普通民房,原建筑1954年拆除,现建筑为1967年按原貌重建。201x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大门前抬头望去,宅子的门厅上方“毛泽东同志旧居”七个金色的大字在红色背景的映衬下奕奕闪着耀眼的光,顿时一种肃然起敬的感情油然而生。
怀着不可抑制的迫不及待的激动心情,我走进了大门,通过一个小院直往里走就是当时毛泽东同志及在武汉的几个领导人的主要住房。中间的正房是他们开会讨论办公的地方,左边一间小的卧室就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就寝之处,我快速扫视了一遍屋子里的所有陈列,仅有的家具极其简单,一张床、两个桌子和两把椅子。然而就是在这间狭小的屋子中,毛泽东同志却能专注于革命工作,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在这里,他总结了当时党内外农民革命斗争的经验,用亲自在农村考察所得的事实,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公开发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后来他还积极参加了农民问题讨论会和土地问题讨论会,制定了关于农民革命的方针和政策。
不光如此,在积极参与领导农民运动的同时,为了赢得更多有利的革命条件,他还努力争取与国共的合作。参加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与其它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革命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他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主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急需的农运干部;筹备成立并领导了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使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除了他的夫人杨开慧外还有他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另外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他们的住房都分布于这个小院的四周,环境同样显得清静而简陋。
参观完毕,走出小院儿,感觉少了些许先前的心浮气躁,心情似乎变得沉重了许多。人民斗争的胜利,伟大的党的事业,原来就是我们的领导人在一个个这样的小屋中指挥完成的,他们不怕简陋,同人民一样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又指挥着中国神圣而又伟大的事业,这该须要怎样的沉着与镇定?由此,我想到我们党的始终奋斗目标——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它的实现不正是须要他们这样的精神吗?同样,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在向党靠近的路上,也须要沉着与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不断地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去了解别人,关心别人,不怕苦,不怕累,在别人须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手,真诚地为他们服务,这也是对一个党员最起码的要求。我想如果我们能真正地做到这些,那么我们就肯定会离我们的奋斗目标越来越近。
汇报人:
20**年4月
对建设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们的核心,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文化支撑和动力之源,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瑰宝。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其对社会实践的巨大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就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的共同主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国家的意志、民族的愿望和人民的心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也为当代爱国主义指明了奋斗目标、现实任务和努力方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就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在全社会奏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最广泛地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