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做法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总揽,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各项工作。
1、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在今年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表率。市委书记、人大主任朱以庄亲自担任承接产业转移领导小组组长,在百忙之中已先后率队前往广州、深圳、北京、重庆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8次;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强多次专题研究招商工作,亲自率队前往浙江、北京、香港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4次;市委副书记杨文杰、市委常委、分管副市长李小端以及李继郁、梁伟华、陈万春、张显富等其它市领导和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骆玲也多次带队外出招商,各区县党政领导也亲自抓项目、亲自跑对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各级都迅速派出小分队前往沿海各地回访企业,坚定外地企业家投资泸州的信心。截至11月份,市级领导共带队赴省外招商达31次,其中市主要领导带队外出12次;三区四县的县级领导带队赴省外招商达141次,其中区县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77次,共举办(参加)各类投资促进活动68次。
2、夯实基础,理清思路。年初,我们制定出台了工作要点,对全市招商引资进行目标分解,进一步落实了相关工作责任。随后,由市招商引资局牵头,会同相关单位共同对沿海产业转移形势进行了充分调研、认真分析,提出了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八大优势和重点承接的八大产业,印制出台了《泸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与对接重点》宣传册,重新改版了《泸州投资指南》,增添了产业招商相关内容等,进一步规范了招商宣传推荐工作。组织全市工业和经济部门的领导同志开展了“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强市”专题研讨,邀请了省局领导和有关专家来泸开展承接产业转移专题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执行力》读书演讲活动等,有效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并最终形成了“依托支柱产业,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四个四主题战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迅速有效展开。
3、突出重点,狠抓项目。今年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中之重。立足我市酒业、化工、机械、能源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结合打造四大特色工业园区,我们针对性的包装、推出了46个重点招商项目;先后组织召开了广州、成都、厦门、北京等系列投资说明会,组队参加了厦洽会、西博会、海博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对外进行了广泛宣传推荐。我们将项目对接作为项目工作的重要抓手,先后外出与杭州新湖集团、台湾皇冠集团、佛山集成投资公司、上海复星集团、北京金联安集团、南方物流集团等企业进行了投资洽谈,邀请了广东阳江市政府及企业代表团、碧桂园集团、台商联合考察团、浙江新湖集团、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等来泸投资考察,就有关项目进进了深入对接。截止11月份,全市赴省(境)外承接产业转移活动直接达成合作意向155项,促成正式签约项目74个,投资总额127.43亿元,协议引资126.49亿元。
4、拓宽渠道,多元招商。我们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招商引资的不竭动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灵活务实的招商工作。充分利用全省灾后大招商活动平台等,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小分队招商,各级领导亲自率队,周密安排,深入对接,全年共组成214余支小分队深入到了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走访企业、对接项目。利用各区县招商骨干力量,整合全市招商系统资源,在资金相对集中的上海、广东、福建、重庆等地设立了常驻机构,全面开展“驻点招商”,目前全市驻外招商人员达到65人。充分发挥企业的招商主体作用,积极鼓励企业通过产业配套、横向联合、参股合作等方式开展“以商招商”,目前,江南轻工业园、泸县中小企业创业园等产业园区的“以商招商”工作正扎实有效开展。此外,我们还立足《招商引资奖励暂行办法》,创造性的开展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等。
5、改善环境,优化服务。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我们大力开展效能建设,不断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切实强化跟踪服务。建立了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对投资项目涉及的问题,报请市委、市政府指定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及时协调予以解决。建立了定点联系服务制度,对投资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实行局领导联系推进,专人跟踪落实;对投资总额超1亿元以上的转移项目,报请市上实行市领导联系推进、部门跟踪落实,有效确保了洽谈项目尽快签约、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分解落实到区县、部门,定期予以督查通报,严格进行检查考核,有力确保了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效。今年以来,共受理招商企业投诉4件,办结4件,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问题7个。
Tag:年终总结,个人年终总结,年终总结ppt,报告总结计划 -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