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面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奋力实现大跨越”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意见,编制了学习计划,确保了大讨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我局通过网站公开单位电话、邮箱,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跟踪报道大讨论活动的动态情况,认真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组织职工填写《解放思想大讨论调查问卷》;局班子成员身先士卒,从自身实际出发,围绕文化工作大局和“五破五立”、“五查五看”的工作要求,对照自身的职责分工,通过“职工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法,广开言路,深刻查摆单位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民主生活会、专题会等,组织干部职工认真传达局下发的实施方案,学习和掌握活动内容,领会精神,研究对策,狠抓落实。并针对查找出的影响我局整体工作的有关思想观念、思路措施、工作作风、发展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条分析并汇总,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狠抓落实。市文化馆、图书馆、铸鼎原文管所等二级机构组织单位的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认真调研,书写并递交了科学、详实、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针对自身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整改提高,推动文化系统大讨论活动有声有色开展。按照活动安排,我们还积极开展信访工作百日“大接访、大下访、大包案、大解决”活动。局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安排,设立了领导接访日,抽调6位同志,深入阳店镇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大下访”,组织各二级机构对单位内部的信访隐患进行系统排查,及时消除了信访隐患,维护了全系统信访大局的稳定。
三、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一是全力服务市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程。我们把市文化活动中心的“三馆一院”建设,作为今年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明确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市北区指挥部认真做好设施内部设计论证、档案资料整理、项目申请、业务技术指导等。目前,市文化馆、影剧院、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完成,图书馆、科技馆的内部装修已接近尾声。11月28日,我市博物馆陈列大纲论证会在函谷大酒店召开,省、市文博专家到会对我市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并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
二是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我们按照上级关于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精神要求,积极与市委组织部衔接,筛选确定了85个示范点,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共享共建。通过积极努力,已争取到了市财政配套资金24.5万元,并与上级配套资金一起上划省文化厅。在此基础上,我们和中标单位签订了供货合同,年底前安装调试完毕。
三是强力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我们坚持以建设豫西文化长廊为载体,以农村基层文化大院、社区文化辅导站和乡镇文化站建设为切入点,先后在涧东区、涧西区各设立了1个社区文化辅导站,配备专业文化辅导员7名。举办了全市文化专干培训班,培训文化专干20余人次。开展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普查活动,澄清了我市基层文化设施底子,建立完善了全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以310国道沿线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为重点,新建成了故县镇盘东村,尹庄镇尹庄村、前店村和官庄村,焦村镇乡观村、东村和坪村,函谷关镇孟村村和梁村村,城关镇五龙村等10个标准高、设施全的农村文化大院。经过认真排查,我们筛选确定并向上申报农家书屋25个,着力拓展基层文化网络阵地。通过狠抓文化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戏剧振兴工程成效显著
蒲剧是我省的稀有剧种,灵宝蒲剧团是我市唯一一个国有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今年年初,我们下大力气对瘫痪一年的蒲剧团进行 了整顿重组:一是在剧团内部组织演职员工积极开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理顺情绪,制定制度,规范管理。二是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服装道具,更新了演出设施,充实了硬件设备,使演出质量和舞台效果大幅提升。三是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调整利益分配关系,使曾经流失于外地的一批优秀演员重新回团上班,提高了剧团的演出实力。四是新排大型剧目《狸猫换太子》(连二本)、现代戏《罪孽》等三部大戏,恢复了《反西梁》、《表花》、《取头》、《杀庙》等原有经典剧目,极大地丰富了演出内容。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使剧团面貌焕然一新,演出质量直线上升。今年,共组织戏剧演出366场次,所到之处观众好评如潮,获赠锦旗20余面。我市实施蒲剧振兴工程的成功经验,分别被《中国文化报》、《三门峡日报》、《金城灵宝》等新闻媒体刊登,灵宝电视台还进行了专题报道,剧团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空前提高。
Tag:年终总结,个人年终总结,年终总结ppt,报告总结计划 -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