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古代诗歌   名言名句  日记100字  员工手册
 
当前位置:学学咯公文写作网报告总结计划工作计划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实证分析» 正文

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实证分析

[09-17 17:26:32]   来源:http://www.xuexue6.com  工作计划   阅读:6685
概要:农业进行农业保护的,同期建立了农业工人的养老年金保险,但直到71年才建立了农民年金保险。台湾省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农业保护的,但农民年金保险的建立是在90年代初开始的。 根据以上资料和分析,我们对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其他经济指标粗略推断如下: (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 (2)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
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计划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实证分析,标签: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http://www.xuexue6.com
农业进行农业保护的,同期建立了农业工人的养老年金保险,但直到71年才建立了农民年金保险。台湾省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农业保护的,但农民年金保险的建立是在90年代初开始的。    根据以上资料和分析,我们对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其他经济指标粗略推断如下:    (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    (2)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下降到50%以下,且总人口增长处在人口增长的第Ⅲ阶段中后期(图1阴影部分)。
    (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当年美元)。    按照这一推断,那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呢?是否具备建立农民社会年金保险制度的条件呢?    (1)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目前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份额为20.6%,农业劳动力份额为52.9%(1995年统计数据)。    (2)我国目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70.1%,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21.6%下降为1995年的17.12%,而死亡率由1990年的6.67%下降为1995年的6.5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10.55%,正处在人口增长的第三阶段中期。    (3)我国在1995年人均GNP约为1000美元(按1979年的不变价计算)[2]。    对照国外的经验,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还不具备建立农民年金保险的经济条件。统计表明,我国工业净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净产值是在1971年
,这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体转向以工业为主体的临界点,当时农业净产值的结构份额为47%左右。经过约15年的过渡,到1985年,我国净产值的结构份额基本稳定在41%以下,农业劳动力占全国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60%,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36.6%,人均GNP按1980年汇率计算已接近600美元(若按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计算人均DNP接近1000美元)。根据前述各项指标,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在80年代中期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工业与农业平等发展的阶段。当然,尽管我国工业化水平目前很低,可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那些工业化国家当时的水平。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的势头,1979—1991年GNP平均增长率达8.6%,人均GNP平均增长率为7.5%,1992年、1993年又分别创造了12.8%和13.4%的世界记录。而1965年到1990年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4%,根据有关预测资料1990年到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3%,按照该增长速度,中国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0倍,203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等于1990年的19倍。预计中国在2050年前后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万美元左右(以1990年美元汇价计算)。依发达国家经验,工业化中期一般所用时间较短,如美国用了30年,日本用了10年,台湾地区用了10年。那
么,我国依目前的发展速度要不了几年就会渡过这一阶段而跃入工业化成熟期或更高的阶段。如果经济确如所预测的速度发展,全国性的、真正的农民年金保险制度要到15—20年以后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    不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已相当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如苏南地区1993年人均GNP已达到1500美元(按当年汇率折算),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只占7.7%,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为26.3%,已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大体相当于日本60年代后期,台湾地区70年代后期,韩国80年代初期水平。因此,这些发达地区可以早一些开始建立农民年金保险制度。    与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相比,我们在这里所得的结论显得不大协调,观点似乎有些保守。但任何制度变迁首先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尽管强制性制度
迁有其必要性,但也必须认真考察其成本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pèng@①:《农业剩余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西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2.田伯平:“东亚发展模式与苏南现代化道路的比较”,《国外社会科学情况》
(南京),1995年第4期。
    3.胡继晔:“中国人均GNP700美元,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清华大学学报》(
哲社版),1994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3] 


Tag: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怎么写,教学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计划 - 工作计划
 
 
[ 快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评论

 
分类导航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 | 管理 | 知识 | 作文 | 祝福 | 学习方法 | 诗词 | 幼教 | 英语 | 语文 | 试卷 | 教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